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内地尖子谈在香港创业之苦与乐 第二故乡寻梦(图)

2011年08月08日 09: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内地尖子谈在香港创业之苦与乐第二故乡寻梦(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8月8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八大资助院校每年录取五六千名内地生,其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不乏高考状元。几年下来,这批内地生取得了香港学位,不少决定留下。不过,由于文化差异、孤身在外,他们往往面临比本地生更严峻的出路难题,其中也有不畏艰难,发挥聪明才智,或就业或创业,在东方之珠挥洒青春、闯出一片天。

  香港科技大学西安女生高婧未毕业先创业,更筹办非营利组织(NGO),欲助创业者一臂之力。首位在港成功创业的内地研究生耿春亚鼓励毕业生对自己负责,抱着“输得起”的心态,积极自我增值。

  高婧2008年从西安来到科大读环球商业管理及经济,即将进入大四,前年开始萌发创业理想,并与同学创立专注于“大屏幕运算的人机交互”研究的科技公司。今年结束哈佛交换生课程的她加入一个名为SLP(Startup Leadership Program)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帮助全世界的年轻创业者创业。高婧成为该组织香港分部的创始人,目前正处于紧张的筹备阶段。

  不过,高婧认为,香港创业氛围并不浓郁,由于语言与文化背景不同,在港内地生面临加倍困难,选择创业的少之又少。她说,少数几个创业成功的内地生所创立的公司,多是在校期间的研究项目发展而来,多集中在科技领域,这些公司目前也面临着业务多元化拓展、融资、人才等难题。

  独特优势助拓内地市场

  高婧指出,内地生在港创业虽然初期困难重重,但是在涉及到内地资源的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目前香港高校有许多来自内地的高素质研究人才,通过内地生校友网络可以找到丰富的人才资源;内地生有中国内地成长的经验及相关人脉,这对于创业公司开拓广阔的内地市场大有裨益。

  高婧正全力筹备的SLP(创业领导力培训计划)希望在香港培植一个良性的创业圈,通过选拔本地区一批最具潜力的年轻创业者,构成SLP核心创业圈子,组织定期分享会,促进同伴之间创业经验的高效分享和学习;同时制定一套系统的培训课程,邀请成功企业家现身说法,与年轻创业者分享宝贵的创业经验。她说,SLP作为一个全球性的NGO,在美国、伦敦、印度等地均有分部,国际化的组织网络也将促进本地区成员与全球成员之间的无障碍交流。

  初尝创业滋味的高婧不无感慨地说,创业是一个孤独的旅程,需要具备冒险、不怕输的精神,创业必须放弃很多东西,也会经历多次的失败,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如果只想要过好的生活,打工就足够了。”她谈到自己有同学在投行工作,刚入职月薪便有五六万元,平时闲暇还可三五成群吃饭聚会,而她独自创业,常常孤身一人。其实她也有机会得到这样的工作机会,可是“年轻时,总该做些让自己不后悔的事”,为了不让自己后悔,她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甚至最近有休学创业的想法。

  过来人耿春亚指点迷津

  耿春亚是高婧眼中成功的在港创业内地生。经过多年奋斗,他创立的东方蜘蛛有限公司目前已是规模最大的内地生企业之一,经营得有声有色。而耿春亚也常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后来者指点迷津。

  耿春亚认为,目前政府已提供足够支持予内地生留港创业,如设立科学园、数码港提供免费场地、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期限等。不过,他同样深感香港创业氛围不浓,在港内地毕业生着眼于薪金,少创业,大多梦想当银行家、律师、医生等,“作梦发财”。

  耿春亚鼓励年轻人:“创业或就业都有失败或跌倒的时候,要输得起,认清自己盲点,亦不要怪责别人和自己,凡事尽力便可。”无论创业或就业,他认为,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态度,才能成功。他提醒毕业生:“不要着眼于起薪点,应想清楚个人价值,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工作,积极增值自己,努力定能超越他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