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趣谈香港人的语言称谓

2011年08月12日 11:1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父亲是“老豆”

  ●“爱人”指情人

  ●护士叫“姑娘”

  随着内地与香港在商贸、文化、旅游诸多方面的交往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了解和应用香港的称谓习惯也显得非常重要,用香港俗谚说,就是“船进港随湾”。

  香港是中文及英文都通用的地方,香港毗邻广东,长期以来人们在各种社交场合中习惯使用粤语,所以,在称呼时既有地方习惯,又夹杂有英语的音译。香港人对陌生男士一般称“先生”,女士称“小姐”、“太太”,年纪大的下层市民称“师奶”、“阿婶”更显亲切。在非正规场合,对中年以上的男人可称“阿叔”、“阿伯”,对年轻男女可称“哥哥”、“姐姐”。对男性来说,称“兄”的频率很高,甚至对比自己小几十岁的人,也开口尊称为“兄”。这是受到广东潮汕地区民风影响,沿袭古人讲究恭良温俭让的“谦细”说。

  香港人除极相熟外,不宜在姓氏前冠以“老”字,一般相熟男人亦可称“老友”、“老细”。但“工友”、“大姐”、“姑娘”一类称呼已不合时宜。对于注重图吉利、讨口彩的香港人来说,有的称谓是大有禁忌的,香港的中老年女性就忌称“伯母”,说是“伯母”与“百无”谐音。百无意味着一无所有,是家徒四壁的穷光蛋。

  香港人生活接近西方化,思想观念也比较开放前卫,但是他们的日常语言、生活习惯仍然保留着一些古老传统的忌讳,如果不熟悉他们的习惯,在人际交往中恐怕会发生误会和不快。比如,内地群众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妻子或丈夫时,往往会说:“这是我爱人。”而在香港,“爱人”这个称谓表达的不是夫妻,“爱人”的称呼在英语中是指“情人”,俗称为“相好的”。“姑娘”则专称护士,无论年纪大小。

  香港的语言和称谓并非只有崇尚洋文的趋向,它对中国古文化的营养,也是竭力吸收的。譬如,香港人称父亲作“老豆”就是一例。

  “老豆”,是广东人称自己父亲的口头惯用语,甚至当面也这样称呼,如向客人介绍自己的父亲,习惯说:“这是我的老豆。”不明就里的人一听,似乎有些不大尊敬,其实不然。要知道“老豆”可不是“老头”,“老豆”应是“老窦”。这是引用了五代后晋时窦禹钧教子有方的故事,以表示对父亲极端尊崇。翻阅那本沿传数百年的《三字经》,里面就有这么一段三字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据释,窦燕山,建义塾,请名儒以教贫士,尤其教子有方,他的5个儿子经他悉心教养,皆出仕成名,“五子登科”的典故即由此而来。于是,窦燕山成为世人景仰的“模范父亲”,人们往往把教子有方的父亲喻为“老窦”。由于粤方言的“豆”与“窦”同音,故此“老豆”遂被作为对父亲的尊称。

  在香港,人们对政府机关公务员、警察等习称“阿sir”,女性称“miss”、“madam”。香港对职衔称谓“某经理”、“董事”者很少见。多数称“某先生”,介绍时则说:“这是(职衔)某先生。”(展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