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崔世平:澳门系辛亥革命时期仁人志士之避风港

2011年10月13日 23: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武汉10月13日电 (记者 艾启平)正在此间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澳门的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崔世平先生13日表示,澳门因为其特殊的政治环境,在清末至辛亥革命期间的政治局势中发挥了特殊作用,成为中国内地仁人志士和革命党人逃离政治追捕,储备力量再度出发的避风港。

  崔世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很多人并没有看到澳门在辛亥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澳门是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处,其实是“看大问题的小地方”。

  他介绍说,十九世纪“西学东渐”后,一批社会精英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道。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当年都曾或是居住或是常常往来于澳门。孙中山先生曾坦言“予在澳门,始知有一种政治运动,其宗旨在改造中国,故名之曰,兴中会。”崔世平认为,在他们的思想孕育期,澳门的政治和文化环境,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从慈禧到袁世凯,都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利,设法利用外交手段追剿逃离到澳门的异己者。”崔世平说,然而由于澳门特殊的政治环境,一方面令北京的政治势力鞭长莫及,另一方面澳葡政府有意无意的允许及管治有不力之处,因此在这中间便产生了一条“夹缝”。历史文献显示,不少仁人志士一度因政治原因匿藏于澳门。

  1905年,孙中山委任李自重、冯自由组织粤港澳三地的革命工作,由此可见同盟会早在1905年便在澳门进行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前,澳门人卢怡若等组织成立了“濠镜公众阅书报社”,该社真正目的是“其实陈列策动革命书报,以为鼓吹,并为同盟会所”。澳门同盟会成立后,在香山起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崔世平表示,无论是在辛亥革命、“西学东渐”进程中,还是在发挥“一国两制”作用以及推进国家和平统一、民族复兴,澳门都担当着既关键又重要的作用。(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