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港经济增长现放缓态势 专家吁加速融入内地发展

2011年11月16日 16: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11月16日电 (江家岱)进入11月,欧债危机火烧连营,希腊及意大利总理先后乌纱不保,连累整个欧元区经济面临衰退边缘。受此影响,外向型的香港经济全面减速。专家分析称增速放缓无可避免,衰退言之尚早;若想长期保增长,香港需加速融入中国内地经济发展。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香港整体货物出口同比下跌2.2%,9月份环比更急跌近一成;就连赖以支撑的本地零售消费也在9月份下滑3.1%。技术性衰退的阴霾笼罩香江两岸,机构大行纷纷唱空香港经济。

  继港府官员连番言论警示香港经济或下行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日发布最新研究下调明年香港经济增长预测至4%,并强调欧元区债务危机若出现违约,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降低3%。香港经济增长则会相应再下挫4%至4.5%,陷入衰退,但相信发生的机率不大。鉴于后果严重,IMF建议港府应尽早制定应变计划。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教授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自主调节经济的空间不大,主要还得看欧美“脸色”。他解释说所谓外向型,形象地来说即外围赚钱,香港得益;若主要贸易伙伴进入衰退,香港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

  他续称,香港经济主要靠金融服务业和转口贸易支撑,两者均受到欧元区债务危机拖累,前者交易低迷投资收益受损,后者则需求减弱,下行风险增加。从短期来看,香港政府似乎可效仿澳门政府继续派钱来舒缓高通胀和低增长的双重压力;中长期来看,港府缺乏有效途径去主动提振经济,只能通过提高银行核心资本及规管金融市场来设置防火墙,但这一切都是被动的行为。

  中信银行国际中国业务首席经济策略师廖群则表示,香港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机会不大。虽然欧美需求疲弱,但香港作为亚洲区内转口贸易的重要枢纽,仍然可继续受惠于新兴市场的蓬勃需求。料香港明年的全年出口增速有望保持在5%。

  谈到技术性衰退时,廖群认为即使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环比负增长,仍属正常。技术性衰退并不意味着经济从此进入衰退期,而只是增长放缓的标志,这与整个亚太区内的经济走势一致,即增长放缓,通胀降温。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撰文称,由于欧美主要国家及内地经济仍保持正增长,预计香港的出口将在第四季度止跌反弹,尽管幅度不会很大,但仍可避免经济整体未来陷入衰退。

  中国内地作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2010年实现贸易总额3.1万亿元(港元,下同),占总额的48.9%;其中转口贸易1.5万亿元,港产品出口312亿元。毫不夸张地说,香港经济的兴衰与内地需求密不可分。

  雷鼎鸣认为内地经济高速增长对香港有正面作用,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已经为香港的金融服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但香港企业和市民则大多忽视了内地商机。

  他举例说,港企除了把工厂迁至内地降低成本外,并没有意识去主动迎合内地居民的消费需求,导向欧美等发达市场的风险很大。此外,大部份香港市民仍生活在封闭的工作模式中,从求学、工作乃至创业与内地的关系都不够密切,自然无法分享到内地经济腾飞所带来的成果。

  正如特首曾荫权所描绘的香港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雷鼎鸣认为香港要想长期繁荣必须学会在内地与世界之间建立起高效融合的桥梁。他强调只有融入内地经济,香港的固有优势才有用武之地,才能在区内保持核心竞争力。(完)

分享按钮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