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日向核电站旁民众发碘片抗辐射 泄漏不影响中国

2011年03月14日 04:27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向核电站旁民众发碘片抗辐射 泄漏不影响中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 供图)
    3月13日,在日本福岛县郡山市,工作人员将一名疑似受到辐射影响患者送入救护车。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初步确定此次核泄漏事故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

  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最新消息称,所属的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权威发布:由于中国位于日本国的西部,日本核泄露发生地区近日风向盛行由西向东,其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未来3天对中国没有影响。

  核泄漏扩散物对我国沿海无影响

  根据最新洋流特征及风浪预报分析,日本东部外海海流为偏东至东北流向、浪向。核泄漏扩散物将随洋流及风浪向东北方向的北太平洋区域移动,对我国沿海也无影响。 (据新华社电)

  目前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

  据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3日说,正通过灌注海水、排气降压等措施,为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降温,不排除3号机组像1号机组一样发生爆炸,但即便发生爆炸,对周边居民健康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次核泄漏事故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

  碘131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

  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12日下午发生爆炸。枝野幸男13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当地时间1时52分,3号机组附近核辐射量达到每小时1557微西弗,超出污染标准值每小时500微西弗两倍多,不过50分钟后就降至184微西弗。

  枝野幸男说目前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铯137会造成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

  媒体建议外出用面罩或湿毛巾护面

  目前,国际核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1至7级。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等级低于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和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美国三里岛核事故被定为5级,当时由于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定为最高级7级。当时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导致8吨放射性物质泄漏,直接污染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320多万人受到辐射。

  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显著不同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有15厘米厚的不锈钢护罩保护,爆炸发生后的视频画面显示,1号机组的混凝土保护体顶部和墙体消失,但反应堆不锈钢护罩没有受到破坏。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并没有安放在密闭容器内。此外,法国核安全局12日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爆炸是“化学因素”引起,非核爆炸,因此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日本政府已把福岛第一核电站人员疏散范围由原来的方圆10公里上调至方圆20公里。日本媒体建议核电站周边民众避免外出,外出时用面罩或湿毛巾护住面部。

  辐射量

  1015μSv是何概念

  除了权威专家和官方,民间在微博上对这次核泄漏的关注度也毫不逊色。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发出微博称,福岛核电站泄漏监测到的即时数据是每小时1015μSv,即1.015mSv。“这约相当于:一、核电站工作人员一年接受的行业辐射;二、一次X光检查接受的辐射;三、乘飞机239小时接受的辐射;四、每个人半年内接受的天然辐射。”对此,网友“猴戏”补充说,这只是每小时接受到的辐射量,如果暴露更长的时间,总的辐射量会成比例增长。”

  还有网友在微博上宣传核泄漏后的自卫方法:少吸入放射性沾染空气,逆风迅速离开,在安全地废弃身上所有衣物,淋浴30分钟,尤其是口鼻腔和毛发。尽快进入室内,关好门窗,不要外出。不要动用污染区的水和食品等。 (邱瑞贤、王丹阳)

  辽宁三地未发现核辐射异常情况

  据新华社沈阳电 (记者杨成军)记者从辽宁省环保厅下设的核安全局了解到,在日本地震引发核电厂事故后,辽宁丹东、大连和沈阳3个辐射监测自动站开始24小时连续监测,截至13日10时,辽宁3地自动监测数据尚未见异常。

  辽宁省核安全局局长高魁告诉记者,3月12日,辽宁省核安全局分3个监测组,在丹东、大连和沈阳环保部门配合下开展取样监测分析,从监测结果看,目前数据正常,辽宁尚未受到影响。

  德国将全面检查核电站安全标准

  据新华社柏林电 在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导致放射物泄漏事故后,德国总理默克尔11日晚宣布,德国将全面检查境内17座核电站的安全标准。

  默克尔11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日本发生的事情对世界是一个转折点,”核电站事故发生在日本这样一个拥有最高安全标准的国家,德国也不可能像以往一样照常运营核电站,必须全面检查核电站的安全标准。默克尔说,“核电站安全和保护人身安全始终是最高主旨。”

  11日当天,大约6万名示威者在德国南部斯图加特市组成了45公里长的人体链条,要求立即关闭所有核电站。德国联邦议院2010年10月通过了政府有关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的计划,现有的17座核电站的运营期限将平均延长12年。由此,德国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的时期将由2022年左右,推迟到大约2035年。

  灾民担忧核泄漏

  12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的消息传出后,日本一些民众表达对核泄漏的担忧。

  “经过令人沮丧的一夜,我早上8时回家,”东京一名23岁女性白领在一家社交网站上说,“现在又出现核泄漏,我们可能已经暴露在核辐射环境中。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之后还会发生什么,明天是否还能活着。”“辐射在增加,他们在准备(防辐射用)碘。如果风很大,会把放射性物质吹向……”有人在网上写道。

  名为帕帕的网友认为,即便这次事故不会演变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那样的大事件,能源运营商也应当尽一切努力将事故对民众的伤害控制在最低水平。 (新华社供稿)

  核泄漏对中国暂无影响

  本报专访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华祝

  本报讯 (记者李栋、何涛、张莹、于梦江、石善伟)昨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原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华祝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核电站对地震都有足够的安全设施,此次日本强震海啸,到目前为止,即使产生一点核泄漏,也是局部的,对日本不会产生大规模的影响,对中国更不会产生影响。

  全球核电站对地震有足够的安全设施

  “2007年日本海的那次地震,离核电站更近,对核电站地震强度更加强烈,但对7座反应堆没有产生损害,所以说核电站对抗击地震还是有足够安全技术设施的。”

  谈及此次强震对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影响,张华祝提到了2007年柏崎刈羽核电站的核安全事件。据介绍,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潟县柏崎市附近海域发生里氏6.6级地震。该地震引发世界最大核电厂——柏崎刈羽核电站多起核安全事件,是世界范围内有记载的对核电站影响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

  张华祝说:“这说明核电站对地震很敏感,发生了地震就自动停堆”,张华祝说,7台反应堆都安全停运下来,在这期间,有一个存放放射性废水储槽中的一些废液稍微泄漏出来,造成一定厂房内部的泄漏,但对环境没有造成影响。“世界所有的核电站对地震都有足够的预防措施,地震应当不会对反应堆的运行和停下来以后的安全带来不可接受的影响。”

  张华祝说,日本发生“3·11”强震海啸后,日本原子力产业协会很快给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来通报,相互通报相关情况,称受强震海啸影响的核电机组都已自动停运。

  “绝对不会对我国东部海岸产生影响”

  “会不会对我国东部海岸产生影响?”记者问到,“不会,绝对不会对我国东部海岸产生影响。”张华祝举了个例子,1999年9月30日,日本离东京不远的东海村发生核事故,当场两个人受到严重的辐射,当地周围的居民也受伤了。

  张华祝说,中央紧急下指示,组织专家来评估这个事故对我国的影响,经过分析,专家组最后的结论是不会有影响。事实证明,日本东海村核事故,虽然当时有两个人受到严重辐射,但是它的影响只是对日本东海村局部的影响。所以这次,即使在日本也不是大规模的影响,更不会影响到我们国家。

  专家认为

  污染物扩散与我国渐行渐远

  据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针对公众关注的日本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情况,中国气象专家、核安全专家分析认为,日本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对中国暂无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高级工程师周斌表示,目前日本上空为西风,未来仍以偏西风为主。放射性污染物在中低层大气主要朝东北方向扩散,在高层大气未来60小时内主要向东南方向扩散,60小时后转向北方扩散。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也认为,从目前的风向看,日本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不会影响我国。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小玉说,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5日起,日本震区、核泄漏区(东京、仙台、福岛)转为小雨或雨夹雪天气,地面盛行西风,污染物扩散对我国来讲将渐行渐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忠会】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