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野田佳彦将遭遇内外诸多挑战 中日关系面临考验(3)

2011年08月30日 09:25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1+1》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29日,日本民主党举行新党首选举,野田佳彦当选新党首。8月30日,日本国会将对新首相进行指名,日本将诞生第95任日本首相。图为野田在当选后召开记者会。中新社发 孙冉 摄  


 

    8月29日,日本民主党举行新党首选举,野田佳彦成为新党首,图为5位候选人和即将卸任的首相菅直人合影。中新社发 孙冉 摄  

  张泉灵:

  谢谢加藤先生。

  我们再来看一下野田现在当选的日本经济环境。

  2009年财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是负1.9,这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10年,经济总量被中国第一次超过,极大地影响了日本人的心理,现在2011年前两个季度状况非常不好,因为日本赈灾的影响。在这样一个状况下,大家对于野田佳彦有一点是绝对不变的期望,就是希望他能够提振日本现在疲软的经济状态,但是同时有一点变化我们也是要关注的,那就是频繁的政坛更迭是否会影响到日本在亚太整个的外交政策。

  (播放短片)

  解说:

  野田佳彦成为人民民主党新任党首,也同时宣告了菅直人时代的结束。从2006年9月小泉首任卸任,之后的5位的日本首相中,菅直人的执政时间算是最长的,但也不过区期14个月。很多人感叹,5年时间,日本竟然一口气更换了6位首相。

  字幕提示:

  2006年9月26日,安倍晋三当选第90任日本首相。

  2007年9月12日,安倍阴三正式以“健康原因”宣布辞职。

  2007年9月25日,福田康夫当选第91任日本首相。

  2008年9月1日,福田康夫辞职。

  2008年9月24日,麻生太郎就任第92任日本首相。

  2009年8月30日,麻生太郎在众议院大选中失败,表示辞职。

  2009年9月16日,鸠山由纪夫当选第93任日本首相。

  2010年6月2日,鸠山由纪夫正式宣布辞职。

  2010年6月4日,菅直人当选第94任日本首相。

  2011年8月26日,菅直人正式宣布辞职。

  解说:

  5年,6位首相,内阁频繁更迭,似乎正在给日本带来越来越大麻烦。就在菅直人辞职的前几天,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宣布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其中提到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日本频繁更换首相,妨碍政策执行的一贯性。事实上日本频繁更换首相,影响的不仅是国内政策,还有外交。

  王屏(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研究员):

  小泽和鸠山当时讲的是日美对等亚洲共同体,结果菅直人上来以后不讲了,讲从属美国。

  解说:

  是选择日美同盟,还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协调,或是重视亚洲,外交上的摇摆不定,似乎与日本的目标背道而驰。

  2006年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即访问了韩国和中国。打破了日本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007年4月7日采访:

  安倍晋三:

  我认为日中两国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我希望两国关系能发展成为战略互惠关系,因此两国民众加深相互了解非常重要。

  解说:

  但是2007年,安倍晋三的继任者福田康夫就提出了新福田主义,积极构建东亚共同体,短短一年后,随着麻生太郎就职日本首相,日本外交的方向又发生了逆转。

  2009年7月1日新闻:

  麻生在演讲中首先强调,日美同盟是日本防卫和远东和平稳定的基础。确保日美同盟的有效性,对确保日本安全和繁荣必不可少。日美两国应不断努力,确保日美安保体制之万全。

  解说。

  今天面对被称为日本政坛温和鹰派的野田佳彦,日本的外交政策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又可以稳定多久?一个不断更迭内阁的日本,又会给整个亚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王屏:

  每当换一次首相,那就是说日本的内政外交在政策方面坚持不下去了,必须面临一次大的调整,我们作为它的邻国,我们希望它内政外交都很稳定。

  解说:

  今年8月,在日本出现了一次有些意味深长的反韩流示威。不少人认为,这次示威反映出了日本人在经济文化上的危机感,而这样的国粹主义是否也如同日本摇摆不定的外交政策一般,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着日本的现状。

  张泉灵:

  如果我们统计一下发现,从1945年到1990年当时日本的经济状况比较好的情况下,大概是两年半换一任首相。等到1990年日本的经济滑坡之后,到现在如果你计算的话,差不多一年半换一任首相。每一任首相的更替会给日本的外交政策带来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对日本来说,它的外交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对象,一个是美国,另外一个就是亚洲近邻。

  从小泉到现在,不同首相他的外交政策的变化。小泉纯一郎主张日美同盟,更加亲美一点。到安倍晋三的时候,中日两国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到福田康夫人又提出了积极构建东亚共同体,就是他的重心偏到亚洲。麻生太郎又过去了,确保日美同盟。鸠山由纪夫再次回来,说跟美国对等的关系,加强和亚洲国家的关系。菅直人重心再次偏向美国。所以它的确有非常多的摇摆不定,接下来我们听一下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刘江永教授,怎么判断未来亚太关系和日本在重要砝码上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忠会】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