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美“衰落论”引关注 学者称与英国衰落有根本差异(2)

2011年10月27日 14:05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政府未能发挥积极和正确的主导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英国长期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在英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强国时对英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它有利于英国向其他国家倾销自己的产品。但在英国的极盛时期,它的自身局限性就开始暴露出来。

  1870年,这个英国历史上公认的顶峰时期,一些严肃的学者已经在考虑英国是否已经越过它的峰巅,开始走下坡路了。当然,实际的调查统计表明,英国生产的绝对数字并未下降,但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已不再占优势。这种变化的主要根源,除了英国制造业本身的因素外,就是美德等其它工业国开始赶上来了。它们的商品不仅巩固了本国的市场,而且进入了英国原来的势力范围。

  在竞争对手比自己弱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对英国应该是有利的,在竞争对手比自己强的情况下,再奉行这样的政策就值得考虑了。事实上,在1880年期间,一些英国商人已经在讨论自由贸易政策是否已不再能为英国牟取最大的利益。1870年德国的保护关税政策,1890年法国和美国的同样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英国的出口贸易,然而,英国政府在采取行动方面却迟迟不能决断。

  这种行动迟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英国人古老的观念作祟,即认为政府的干预是一件只有利于少数人的行为,是一种为既得利益集团服务的事。

  在这样的习惯制约下,英国政府长期未能采取一些有效的、有利于发展的政策。比如对技术教育的忽视,使得英国在19世纪后期不能如德国和法国那样提供足够的技术工人。对一些重要的科研领域,政府也未能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而是任其自生自灭。甚至在20世纪的90年代,英国的职业培训在22个发达国家中也是名列倒数第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英国政府内居然没有一个主管工业的大臣。

  政府未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从更深的层次分析,英国衰落的制度性因素在它的兴起过程中就已经埋下了。英国17世纪的革命最终将权力从国王转移到了议会手中,这本来是一次巨大的胜利,然而,善于妥协的英国人却半途而废,拒绝将自己的胜利用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人们在处理很多事情时只能按照习惯进行。至于这些习惯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变革,是绝大多数英国人在自己处于顺境时根本不愿去考虑的事。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英国人在不断取得工业革命进步时,却同时保留着因循守旧的保守主义传统了。反映在政府的结构和设置上,则是不到万不得已,政府决不会主动适应形势进行变革。

  经济上英国政府未能有效地帮助自己的工业发展,但在对外政策上英国政府却在有意无意地加重自己的经济负担。结果,英国在财政方面的摊子铺得太大,从而又不可避免地暴露出经济衰弱的真实情况。

  英国目前的国防预算在世界上居第三或第四位,海军和空军都在世界上居于第四位。这与它的国土面积和国民生产总值是不成比例的。尽管英国的国力已经下降,并且一再发表从世界各地撤军的声明,但迄今仍然没有主动撤出任何一个殖民地。就这方面而言,英国政治家们没有正确估计自己国家的实力,在国际事务中没有给自己正确定位,从而加重了英国的经济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英国的衰落。

  既得利益集团阻扰变革

  英国是一个“自由发展”的工业国,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了若干利益集团。然而,这些利益集团往往把自己的小集团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为了谋取自己小集团的利益而不择手段。这一点,在英国的劳工运动和劳工组织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它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工会结构与劳资关系也具有一些特别的地方:无论法国还是德国,都没有按行业划分的工会。一个人能否取得会员资格,取决于其工业部门,而非其所干的行业。这样,一个工业部门中某一行业,为了谋取本身利益而损害其他行业或整个企业利益的情况,便无发生的可能。法德两国工会的数目比英国少得多,参加工会的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也比英国小得多。 换言之,英国独特的工会结构增加了劳资双方达成妥协的难度。此外,工会和类似的组织降低了社会吸收新技术来重新分配资源以便对变化了的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从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率。

  总而言之,英国衰落的主要指标是经济缺乏活力,其根源却与社会结构、文化与生活方式、政府能否发挥正确的主导作用、决策者是否能够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实力与野心之间的差距、以及既得利益集团对变革的阻扰等等因素有关。

  如何看待美国衰落论

  以这些标准对照美国,我们发现了一些十分类同的指标,但也不难看出一些根本的差异。

  首先是美国的“体量”与英国不同,英国不过与中国的江苏与山东两省的面积相当,人口尚不足上述两省的一半,以这样的“体量”称雄于世界,本身就有些勉为其难,要长期保持这样的优势,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美国与中国的面积相当,地理资源还远远优于中国,人口却仅为3亿。这种巨大的体量,使得美国可以源源不断地吸纳移民,这些数量巨大的移民,给美国社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同时,美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有着丰富的工业与农业资源,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安全红利(美国周围不存在可以威胁其安全的大国)。在这样一些固定不变的、决定一个国家是不是大国的先天性基本要素方面,全球的其他国家几乎不可能与美国相比。

  其次是美国的军事与科技方面的优势。俄罗斯媒体最近指出,美国海军当前的实力仍是无与伦比的。俄罗斯海军在所有方面都逊色于美方,中国海军虽然也在迅速壮大,但是距离挑战美国的时间还非常遥远。也就是说,美国的海洋霸权没有遭受任何直接威胁。其军事科研的经费也不成问题,美国的“体量”和各种对科研人员的“宜居”政策,导致全球的各种人才,依然被美国所吸引,源源不断地补充着美国的科研队伍。

  第三则是美国精英的危机意识。一个民族的危机意识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一点上,美国社会精英的危机意识,显然比英国强得多。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就对美国的衰落前景提出了警告,而在2009年,马丁·雅克则出版了在美国畅销一时的《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的没落和世界新秩序的形成》,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Mike Mullen)于2011年7月访问北京时说,中国已是一个“世界大国”,或许是代表美国军方给这场争论的一个注脚。不管是出于何种心理,“意识到的危机就不是真正的危机”。美国社会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不忌讳自己遇到挑战,不否认遇到麻烦,对美国最后化解危机,至少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

  值得指出的是,当今世界巨大变化导致的后果,就是不可能再由一个大国来主导全球的事务和维持秩序。在某种程度上,美国的力不从心也是由于这样的压力造成的。随着大国力量的均衡发展,或许21世纪只能成为一个在全球“有话好好说”的时代。(陈晓律 作者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