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东盟主导权面临被美褫夺风险 地区稳定趋复杂

2011年11月18日 08:59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全球目光投向巴厘岛登巴沙会议中心,因为美国将首次参加东亚峰会,其隐含的政治外交影响非同寻常。

  东亚峰会是东亚合作和东亚一体化进程的组成部分,最早由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于2000年提出,后经东盟及中日韩即10+3领导人会议同意,于2002年决定召开东亚峰会,以作为东亚一体化进程、走向东亚共同体的中长期措施之一。在东盟推动下,首届东亚峰会于2005年12月1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东亚峰会由此启动。

  东亚峰会一经启动,就触动了美国的神经。当时10+3合作进程进展颇为顺利,中日韩三国外长青岛会议一致主张东盟主导东亚一体化进程,加紧启动东亚峰会。当时美国尽管在伊拉克“愈战愈勇,战果累累”,但是,似乎突然间也被东亚合作的“快马加鞭”所惊醒,认定中国有着“不可预测”的意图,因此从幕后推动日本和新加坡鼓动东盟国家修改原订的“游戏规则”,提出东亚峰会扩容,邀请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加入,由10+3变成10+6。东盟在表示同意的同时,也提出了“坚持原则”的意向,坚持新加入者必须满足3项条件,其中之一是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澳新印三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都满足了东盟的要求。于是,大家皆大欢喜,东亚峰会终于变成了10+6。然而,澳新印进来后未必都听美国的,印度的表现特别令美国烦恼,对任何提议、条文都有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因此,美国决定亲自出马,借着回归亚洲的旗号,堂而皇之地进入东亚峰会,并对东亚地区的政治和贸易格局产生影响。

  首先,建立东亚峰会的初衷将会改变。根据2002年第六次10+3领导人会议通过的《东亚研究小组最终报告》,“推动10+3领导人会议向东亚峰会演变”是报告提出的9项中长期措施之一,是走向东亚共同体的必要一步。美国进入的意图很明显,要在原有的同盟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以美国双边为基础的美日美韩美菲美澳同盟关系,接着建立以北约为蓝本的亚太安全合作机制。于是,和谐东亚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东亚峰会的建立初衷开始变味。

  其次,东盟主导权面临被褫夺的风险。东盟一贯主张东盟是东亚峰会的主心骨,是东亚一体化的驱动力。这一主张得到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支持,也正因为东北亚国家的支持,东盟在东亚国际关系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国际政治舞台上运行自如,但此次又邀请美国入驻东亚峰会。希拉里说,她在东南亚到处都听到有鼓动美国进入的呼声,她很高兴。但是美国人不是来做听众的,你既然叫我来,我就是老大,你只能是美国亚太布局中的支撑。东盟现在还要叫喊主心骨,却也无可奈何。更令人担忧的可能是,请神容易,送神难。需要供奉美国的预算不是一笔小数目,更有东盟国家国内民族主义、反美主义运动待机而动,地区的稳定趋于复杂,不可轻视。

  中国是10+3机制的积极倡导者,也是东亚峰会的支持者。温家宝总理出席了历届东亚峰会,对推动东亚峰会作为地区战略论坛作出积极贡献。此次温家宝总理再次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峰会,将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与会各方就增进睦邻友好、深化区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美国现在气势汹汹,要在海洋安全问题上搞一些别出心裁的花样,或许只有菲律宾会附和吆喝几声。东盟作为整体现在看来还算识大体顾大局,声明不讨论南海问题,抑制了菲美捣乱东亚峰会的图谋。(蔡鹏鸿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