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媒体解读贝卢斯科尼为何能3次当选总理(组图)(2)

2011年11月20日 11:1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3】

  商业强人有清新之风

  “贝卢斯科尼代表一种新型政治家,不同于政党出身的政客。在意大利人眼中,他用超强的个人能力建立商业帝国,如果将此能力应用到国家,肯定会为陈旧的国家机器注入活力。”——意大利锡耶纳大学政治学教授马里奇奥·科塔

  贝卢斯科尼并非出身“富二代”。1936年他出生于米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孩童时期,每年圣诞节贝卢斯科尼制作木偶剧让伙伴付费观看;中学时他替同学写作业换钱;他甚至帮助同学补习,考试不及格不取分文。进入米兰大学后,他与同学组建了一支“四人小乐队”,不仅在校内演出,暑假还前往地中海邮轮表演,赚取大学学费。

  1962年,从米兰大学毕业的贝卢斯科尼进入房地产业。此时正是意大利房地产的暴利时代,贝卢斯科尼通过低价收购一块飞机航线下的闲置场地而掘到第一桶金。因为当他为1.4万居民建好了城市花园之后,飞机鬼使神差地改变了航线。媒体普遍认为,这是贝卢斯科尼在背后发挥了“惊人的个人能量”。

  20世纪70年代,贝卢斯科尼将目光投向传媒业。通过Veline和美国肥皂剧,贝卢斯科尼一路顺风。2005年,贝氏凭借1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成为意大利首富。“我不愿生活在一个没有自由的国度,不甘心被一个政治和经济上都失败的政府领导,他们只会沉湎于过去,因此我要踏入政坛。”1994年,贝卢斯科尼喊着口号,进军政坛,那年他58岁。

  当年3月,贝卢斯科尼当选第53届总理,自此完成商人到政治家的华丽转身。

  《纽约时报》称,贝氏上台后,意大利政坛刮起一阵清新之风。意大利民众热衷足球,他选用国家足球队名字作为自己政党的名字,争取到了不少好感,一改政治的乏味,为政坛带来时尚和娱乐的色彩。

  【4】

  “亲民”削弱丑闻杀伤力

  “在意大利政治文化中有一个长期的传统就是不相信政治机构和政治领导人,因为这些人都拒公众于千里之外。但是贝卢斯科尼表现出了人性真实的一面。”——英国索尔德福大学詹姆斯·内维尔教授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曾经写道:“贝卢斯科尼不适合领导意大利。”这个评价既对又不对。

  1994年当选总理后,贝卢斯科尼因为涉嫌行贿,结束了任期。其后,在人们都以为他的政治生涯完蛋了的时候,他两次当选总理,分别是2001年和2008年。意大利媒体称,贝卢斯科尼驰骋了意大利政坛17载,期间共出庭1800余次,成功熬过了50余次不信任投票。

  英国索尔德福大学詹姆斯·内维尔教授同意贝卢斯科尼的个人魅力和意大利独特的政治文化造就了其长期执政。“在意大利政治文化中有一个长期的传统就是不相信政治机构和政治领导人,因为这些人都拒公众于千里之外。但是贝卢斯科尼表现出了人性真实的一面。”

  贝氏注重着装,举止有风度;他声音低沉富有磁性,肢体语言丰富,擅长演讲。

  比如,在今年众议院由反对派发起的针对贝卢斯科尼的不信任投票中,贝卢斯科尼在投票前发表演讲。他声调较以往高,言辞激烈,捏着右手五根手指头在嘴前猛烈比划。接下来的唱票过程中,一名反对派同盟临阵倒戈。不过,大多数时,贝卢斯科尼是微笑和蔼的。

  仅有这些就足够魅力了吗?贝卢斯科尼既不具有布莱尔的帅气外表,也没有奥巴马的年轻高大,他只是一个矮壮老头子。 显然不是。“他还善于利用摇摆不定的民意,将意大利政府变成个人的公司。”巴斯大学的意大利问题研究员菲利亚·阿鲁姆说。

  【5】

  魅力亲民难敌欧债

  “贝卢斯科尼为意大利政坛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右翼政治联盟,形成了党派竞争机制。很难预测贝卢斯科尼是否会在2013年重返权力巅峰,但可以肯定他依然留在意大利的权力中心。”

  ——锡耶纳大学教授马里奇奥·科塔”

  美女是贝卢斯科尼绕不过去的坎儿。很多人都难以置信,如果不是欧债危机,如此好色的总理还能安然执政?

  “我每天的主要业务是泡妞,总理只是我的副业。”2011年,贝卢斯科尼与一名妓女的电话录音被曝光。

  英国媒体报道称,2010年1月至9月期间,贝氏曾在其私人别墅举行45次疯狂性爱派对。2010年10月,贝氏卷入向未成年少女买春案。根据意大利监控方提供的文件,一个绰号为“偷心的露比”的肚皮舞舞女自16岁开始便多次在贝氏的私人豪宅参加性派对。多人目睹二人一同走进房间。

  贝卢斯科尼的妻子甚至爆料称贝卢斯科尼和老虎伍兹一样,患有“性瘾症”。

  也许《时代》杂志的评论还算中肯,尽管贝卢斯科尼此前官司不断,丑闻频出,此前两个任期内也政绩平平,但意大利政坛依然找不到一个比他更好的继任者。他所取得的骄人商业成就、杰出的表达技巧以及特别的个性魅力,是其连任的关键,他依然没有强大的对手。

  但他为什么下台呢?

  意大利锡耶纳大学教授保罗·贝鲁奇评价称:“贝卢斯科尼只是在自己的支持者中很受欢迎,意大利人有很多人不喜欢他。经济危机后他的减少福利开支法案遭到公众强烈反对,他的魅力不灵了。我也同意,意大利人的确对领导人私生活不关心,但是意大利人不相信政府不相信领导人的传统会使他们轻而易举就能对领导人印象打折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昆】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