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美助澳强化远程战略空运能力 打造进攻性桥头堡(2)

2011年11月24日 17:04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调整战略防御重点

  从地缘位置上来看,从北到南,日本-关岛-澳大利亚已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上的“战斗链”,其中处于最南端的澳大利亚虽然整体军事规模不大,但它却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远程打击能力。

  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被澳海军视为瑰宝的6艘现役“科林斯”级潜艇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常规动力潜艇,无论远程侦察还是对地对海攻击都样样在行,但澳军仍不满足,正打算到2020年用12艘新式潜艇予以取代,而新潜艇的设计排水量更是高达4000吨,每艘单价20亿美元,比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贵。按照2009年颁布的国防白皮书所述,澳军新潜艇将主要依靠美国技术武装,其中战斗控制系统已确定选用美国雷锡恩公司的产品。前澳大利亚国防部官员巴贝奇甚至鼓吹,澳政府应直接购买或租借美国先进核潜艇。

  与扩建水下舰队同步,澳海军还在大力推进“2048计划”的进程,该计划的核心是以西班牙代为建造的“堪培拉”号和“阿德莱德”号两栖直升机攻击舰为核心,打造具备强大攻防能力、能快速部署的远洋舰队。为了保卫这两艘“海上城堡”,澳海军已决定从西班牙购买3艘配备“宙斯盾”系统的驱逐舰。

  除装备更新计划外,澳海军重点调整了部署。据报道,澳国防部认为未来威胁最大的地区是北部海域,因此,澳海军已将战略防御重点由东部和南部改到北部和西部,在北部海岸配置了警戒雷达体系,以保证“侦察到澳洲海岸外数千公里的目标”,在北部海区的重要水域和水道布设海底声纳基阵,重点监控外国潜艇的行动。

  而澳大利亚海军舰艇也将按“三级保卫网”配置,以北部和西部为防御重点。第一级防线由战略投送舰为核心,驱逐舰、护卫舰和补给船混编,主要执行远洋作战与部署任务,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单独对付来自空中、海上和水下的威胁;第二级防线主要由轻型护卫舰组成,其任务是使用自身的反舰和防空武器支援第一级防线作战;第三级防线主要由大型巡逻艇和水雷战舰艇组成,主要用于平时的经济区巡逻。

  如果以上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澳大利亚海军将成为西南太平洋地区首屈一指的海上强国,其作战范围可以向北扩大到南中国海,向南延伸到南太平洋深处和南极,向西抵至印度洋。

  打造“进攻性桥头堡”

  由于在空军和海军装备上,澳大利亚大多依靠美国的输出和帮助,如果需要与美军展开联合作战,那么在武器系统的兼容性上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从种种迹象上看,美国希望把澳大利亚建设成在亚太方向的“进攻性桥头堡”而非普通的防御基地。根据美澳新军事协定,明年将有200-25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进驻澳大利亚达尔文市的罗伯逊兵营,未来几年内将有约2500名美军在此轮流驻扎。澳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这只是美国计划加强在澳军事存在的基地之一,其他基地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

  实际上,美国多年来已经在澳大利亚打下不少“军事暗桩”,虽然相对于日韩等亚太盟国,美国建在澳大利亚境内的基地数量不算多,主要是电子监听站、宇航追踪站等高价值设施,并非大兵云集,但战略意义非比寻常。例如: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的杰拉尔顿基地就是美国“梯队”间谍系统的重要环节,可窃听亚太各国收发的一切电子通信。

  专家认为,美军对澳大利亚充满浓厚兴趣,与其亚太军事战略调整密不可分。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周边及其较远距离内均没有大的威胁,且距亚太热点地区距离适中,便于美国进行兵力调度。更重要的是,幅员辽阔的澳大利亚能够为美军提供巨大的战略回旋空间,能对来自亚洲的导弹袭击发出预警,能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核潜艇提供水下信号,是美军在亚太地区军事存在和军事行动的基石。离开了这些,美军的亚太军事控制体系将显得捉襟见肘,因此美军进入澳大利亚可谓“时不我待”。 (罗山爱)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慧】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