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拯救欧元”措施未振市场信心 欧洲需矫枉过正

2011年12月20日 10: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被外界视为“拯救欧元最后一次机会”的欧盟峰会虽然在修约、设立自动惩罚机制和筹资还债等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但是相对于前几次欧洲救市的举措,此次市场的反应却是不温不火,让人觉得市场是不是“审美疲劳”了。

  仔细想想,这种结果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自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对这个由政治、体制和发展模式等深层次问题共同诱发的危机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一直寄希望于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和理念内解决问题。也正因为如此,面对危机发生以来的每一波动荡,欧洲总是开出些剂量不足的药方,不仅没能止住危机,更打击了市场信心,让欧债危机在“危机—救治—危机”恶性循环中一次次蔓延扩大。此次欧盟峰会在救治危机问题上虽然有所突破,但是力度却依然不足,市场做出这样的反应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欧洲需更进一步,出台更强有力的措施,不仅要能堵住“缺口”,更要能抵挡住信心持续下降这股“洪流”的冲击。

  从近期看,面对明年年初的偿债高峰,日渐高企的国债收益率及主权信用降级的风险,欧洲需要准备出充裕的资金,以应付偿债需要。但是,据估计明年欧洲的还债总额要超过1.1万亿欧元,前三个月欧元区外围国家到期的债务就达860亿欧元。相形之下,已消耗大半的4400亿欧元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要到明年7月才启动的5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恐怕是难负其重。同时欧洲对重债国债券购买者只提供20%到30%的风险担保,也令外部投资者不能不望而却步。客观的说,欧洲不是没有能力,仅意大利的民间财富就为国家债务总额的4倍。但欧洲还是不愿使出全力,既对外部资本充满疑虑,担心让他人“买断欧洲”,更不太情愿发行欧元债券或是让欧洲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在这种情况下,形势只会继续恶化,并进一步摧垮市场的信心。

  从中期看,峰会虽然进行了修约,严格了财经纪律,建立了自动惩罚机制,但仍然留下些许漏洞。“黄金法则”的决定权仍然分属各国,自动惩罚机制如遭多数国家否决仍可能失效。在当前欧元区形势每况愈下的大环境下,不排除出现大规模财政违规的可能性,届时自动惩罚机制还能否有效,这就给市场留下较多的遐想空间。

  从远期看,增长才是欧洲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但目前欧洲在此问题上乏善可陈。当前欧洲实施的财政紧缩政策虽有助于治疗“富贵病”,减少财政支出,但也会抑制增长,减少税收,有可能使欧洲进入越缩债务越多的怪圈。因此,欧洲尤其是边缘国家有必要在增长上多下些工夫,拿出些行之有效的方案,提升国家内生增长动力,并缩小南北差距,消除“短板”,以绝后患。

  形势发展总是好起来比预期的更好,坏起来比预期的更坏。当下欧洲的形势已越来越接近关键当口,欧洲只有拿出矫枉过正的决心和措施,才能力挽狂澜,如果还是犹豫不决,将极有可能使源于希腊原本几百亿欧元就可以控制住的危机最终演变成为欧洲解体的结局。(作者 国际问题研究专家秦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戚易斌】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