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以江阴模式为讨论范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以江阴模式为讨论范本

2010年08月07日 23: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8月7日电 (记者 应妮)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7日在此间清华大学开幕,旨在探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与国民幸福的关系,而江阴模式成为学者专家们热议的话题。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表示,最近的社会暴力频发,幼儿园的砍杀事件,灭门事件,富士康员工的跳楼自杀事件等都引起了整个社会关注,在这背后与百姓消极的心理关系密切。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中国社会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有研究表明,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金这道线之后,既是社会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各类矛盾的凸现时期,很容易遭遇“成长中的烦恼”;比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资源环境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治安的压力都会加大,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即使经济再发展,老百姓照样感受不到幸福。

  他认为,江阴作为中国幸福城市的样本,其建设“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的理念和创新实践,值得学界高度关注。随着中国各级政府逐步意识到,GDP的增长已经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国民幸福指数(GNP)在未来的中国发展之路上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江阴模式中的有益经验值得研究并加以推广。

  嘉宾之一的龙永图表示,“幸福江阴”的品牌及体系在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中作为一个专题论坛来讨论,使得这一品牌更具理论性,也更加国际化,同时与清华大学的联合也让其更具科学性。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认为,“幸福江阴”模式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作为一个成功范例,对全国各地共建和谐、小康社会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江阴市委副书记赵国权介绍了“幸福江阴”的实践,他介绍从2006年确定幸福江阴建设的战略构想以来,每年一度的高层论坛成为江阴市的“必修课”。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的主题,并制定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幸福江阴建设的着力点。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把农民幸福作为幸福江阴建设的亮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提升人民幸福感受,探索幸福江阴建设与基层民主建设的最佳结合点。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1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172元,连续10年位居全省县(市)第一,目前江阴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已达100%,覆盖城乡、配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城保”、“农保”、被征地农民保障覆盖率“三个100%,农村基本普及12年教育,其生态环境还被联合国规划署和国际公园协会评为国际花园城市。(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