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战士龚晓斌:战略导弹阵地上的全能工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二炮战士龚晓斌:战略导弹阵地上的全能工兵

2010年10月29日 13: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10月29日电 题:二炮战士龚晓斌:战略导弹阵地上的全能工兵

  作者 韦存韧 陈洪富

  在战略导弹部队方阵中,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鏖战在深山密林,为大国长剑筑起一座座“地下龙宫”,被誉为“铁岩雄师”。

  在这支英雄的部队里,有这样一个兵: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无人区”,独立担负的10余项重点工程测绘,次次达优;他熟练掌握26门导弹工程兵技术中的23门,深居大山革新出12项科研成果,成长为战略导弹工程部队唯一的战士技术员。

  他就是第二炮兵某工程团战士技术员、四级军士长龚晓斌。

  测绘员是工程部队最核心的岗位之一。如果说战略导弹工程部队是“钻山豹”,测绘员就是“钻山豹”的“眼睛”,责任重大。1996年底,高中毕业的龚晓斌从湖南湘乡入伍,新兵下连后经层层选拔当了一名测绘员。由于肯吃苦、爱钻研,不到一年,就成了一名优秀测绘员。14年来,经他精准测绘过的数据,多次纠正了同行误差;由他负责的10余项重点工程测绘,次次达优。

  2005年,又一重点国防工程开建。这是一场硬仗,工区坑道多、轴线控制难、贯通误差大,测绘好坏直接影响到工期和质量。由于精度要求高,龚晓斌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吃住在坑道里。当几条坑道先后贯通时,原本要求10公分的误差控制,被牢牢控制在1公分内。工程监理惊讶地说:“这么浩大的工程,如此微小的误差,测绘员真是了不起!”

  战略导弹阵地工程建在大山深处,渺无人烟。由于测绘技艺精,龚晓斌成了团里“打前站”的专业户。“打前站”,就是“开荒”。在大部队到来之前,龚晓斌和战友要进行营区安设、洞口复测、道路勘测、水源寻找等前期工作,异常劳累。龚晓斌没有退缩,在他的脚下,一座座“地下龙宫”逐渐崛起于大江南北。

  南国深山,龚晓斌又一次“打前站”。为了找到悬崖上的一个点位,他两次险些掉入山涧……矿泉水和方便面,是龚晓斌全天的干粮,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

  说起施工专业和革新成果,龚晓斌便滔滔不绝——

  他的第一个革新成果是高扬程喷浆技术。2005年初,某重点工程切口时,口部悬崖高达四、五十米。由于石质风化严重,必须进行锁口喷浆支护。这时,难题出现了:传统的湿式喷浆机,只能喷10多米高。

  龚晓斌迎难而上。他在喷浆管增加了一个带单向阀的加气管,将混凝土进行二次接力,彻底解决了高扬程喷浆难题。这个仅花了100余元的技术革新成果,一次性便节约施工经费14万元。

  “双脚扎在山沟里,双眼要长在山顶上。”龚晓斌常常对一茬又一茬的新战友说。山里的生活是闭塞的,他把学习当成了“最解渴”的事。十多本泛黄的厚厚笔记本和剪报本,见证着龚晓斌的勤奋。于是,在26门导弹工程兵技术中,他能够熟练掌握23门,还会操作6种工程机械装备,成为一专多能的“全能战士”。团政委陈宗华说:“爆破、钻孔、被复,他样样都会,随时都能顶上去!”

  由于素质全面,2008年3月,龚晓斌又被团机关特批到技术组——工程部队的“智囊团”,成为唯一的战士技术员。这开创了战略导弹工程部队先河,打破了技术员均由技术干部担任的传统。

  2008年4月,龚晓斌所在工区迎来了国内最新的岩石监测仪器——移动式量测多点位移计,由中科院研制。然而,他在使用时发现,仪器有多处不合理设计,既造成安装难度大,又降低了监测精度。经过一番调研,他大胆提出革新方案,提交给中科院相关单位。

  一个月后,一封来自京城的信件千里辗转到工区,由位移量测项目负责人董万里亲笔撰写。“我单位从事地质工程位移量测技术30余年,提出改进建议的这是第一次,方案十分可行。”董万里说,龚晓斌虽是普通一兵,但视野已超越兵的范围。

  2009年初,工区前指召开议工会,讨论密集洞室群开挖方案。大家各持已见、僵持不下。龚晓斌根据施工前沿知识,提出了多洞开挖、间隔爆破、全面支护、错向出渣的全新施工法。这是战略导弹工程部队第一次使用这个施工法,施工时间可减少近一半。

  难题迎刃而解。工区指挥长郑军林敬佩地伸出大拇指说:“龚晓斌,真不愧为全能战士!”

  14年来,龚晓斌先后有激光指向仪、破碎站多功能操作室等12项革新成果被推广应用,6篇施工论文被上级评为优秀科技论文奖。这些科研成果带来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他的身上也挂满了荣誉:“二炮十大优秀士官”、“二炮国防施工先进个人”。

  龚晓斌深知,在过去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面对坍塌、滑坡、坠石、岩爆等险情,一代代导弹工程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龚晓斌开始研究大山,也就越发了解大山。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大理岩、石灰岩……随口便能说出二三。长达14年的深山施工,让龚晓斌越来越摸透了大山的“脾气”,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险情被他排除。在他和战友的努力下,“平安工区”已成为现实,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亡人事故。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加重,施工任务一个接着一个,龚晓斌从一座山转战到另一座山。2008年9月,他患上直肠癌,却一边与病魔抗斗,一边将目光投向传统的“孤线测绘法”。40多年来,战略导弹工程部队都沿袭此法,计算量大,步骤多,一轮测绘下来费时费力。

  病房的信筏上留下了他密密麻麻的计算。术后不到一个月,他便执意回到大山工区,把革新构想进行实地验证。2009年5月,龚晓斌发明出“圆坐标测绘法”,使测绘时间由原先的2个小时,大大缩短为40分钟,军事经济效益不可估量。为了表彰这一特殊贡献,团里以红头文件形式把这个施工工法命名为“龚晓斌圆坐标法”。以战士个人名字命名导弹阵地工程施工工法,龚晓斌成为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一人”。(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