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两年:深蓝航道保运输线安全

2011年01月06日 09:23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历时两年,730多个日日夜夜,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编队连续七批共计6000多名官兵,认真履行国际公约和联合国有关决议,以坚强的毅力、无悔的奉献,在深蓝航道上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本报特约记者钟魁润

  本报记者杨傲多

  本报通讯员曹金平李唐

  公元2008年12月26日,一个永远载入中国海军史册的特殊日子——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3艘现代化战舰鸣笛启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开始了举世瞩目的护航行动;那一天,中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中国军队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中国海军首次在远海执行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任务。

  实战化锤炼诠释使命担当

  虽无惊天动地的炮火,却有惊心动魄的战斗时时相伴。护航行动不啻为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这样评价:“远洋护航是检验海军履行使命任务能力的实战性行动,在护航行动这块‘磨刀石’上,海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经受了实打实的磨砺。”

  2010年11月20日上午11时,一阵枪声打破了亚丁湾的宁静。中国籍特种运输船“泰安口”号遭海盗袭击,4名海盗登船。21名船员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后,全部撤至“安全舱”,等待救援。

  此时,海军第六、第七批护航编队正在共同执行第267批护航任务,“徐州”舰单独护送着遭海盗袭击后脱险的“乐从”轮驶向阿曼塞拉莱港。

  情况危急!若不紧急采取营救行动,一旦让海盗劫持船员作人质,后果不堪设想!

  11时30分,编队指挥所下达命令:距“泰安口”轮最近的“徐州”舰紧急前出,做好武力营救准备。

  “徐州”舰领受命令后,全速奔赴350海里外的事发海域。一路破浪突击,一路战斗准备。21日凌晨2时57分,“徐州”舰行至距“泰安口”轮20海里处。随后,舰载直升机飞抵“泰安口”轮上方侦察,对可能藏匿在船上的海盗进行攻心喊话,与被困船员取得联系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

  8时29分,编指下令“徐州”舰展开援救行动。担负封控掩护任务的直升机呼啸而起,2艘小艇搭载8名特战队员向“泰安口”轮高速驶去。

  特战队员兵分两组,从船艉攀登上商船。2名队员分别留守主甲板和制高点,封控舱面海盗可能逃离的出口。其余6名队员组成搜索队形,按照从上到下、由中间至两侧的顺序,对驾驶室和船员住舱7个甲板层进行仔细排查。推门、侧闪、封控……特战队员战术动作一气呵成,配合默契。

  9时53分,经过近80分钟的战斗搜索,特战队员确定登上“泰安口”轮的海盗已经全部逃离。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快传来:21名船员全部安全获救!

  这是我国海军护航编队首次派兵登船处置险情,国际社会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美国海军国际合作局托尼斯上校称,在船员躲进安全舱室、无法通报海盗信息的情况下,中国海军特战队员首次登船处置险情,面临的危险程度与实战无异,其采取逐舱搜索、确认船舶安全后再解救船员的做法十分专业。

  两年来,海军一支支编队、一艘艘舰艇、一批批指战员,在护航这个特殊考场上接受了实战化考验,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开创了人民海军历史上的多个首次、多项纪录。

  截至北京时间2010年12月21日,中国海军护航兵力圆满完成277批3097艘船舶护航任务,接护被海盗释放船舶7艘,接护遭海盗袭击船舶1艘,营救遭海盗登船袭击船舶1艘,解救被海盗追击船舶20次29艘,确保了被护船舶百分之百的安全。

  常态化运行显现无穷活力

  2010年11月2日,由“舟山”舰、“徐州”舰和“千岛湖”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从舟山某军港扬帆启航,第二次驶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开始了我护航编队的第六次有序轮替。

  “当初我们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总感觉没着没落,心理压力较大。”南海舰队司令部航海业务长张超谈起首批护航经历,当时的那种紧张、艰辛的场面依然历历在目。

  “现在,护航对我而言已经习以为常。”如今,张超又随“昆仑山”舰执行第六批护航任务,即便遇到更为严峻复杂的局面,他也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护航官兵这种“习以为常”的心态转变,折射出护航常态化运行后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

  ——组织指挥协调机制逐步完善。指挥编组不断优化,护航模式由最初的临时性编组护航调整为有计划的周期性编组护航,护航方式在伴随护航、区域护航、随船护卫的基础上扩展了接力护航、应召伴航、临机输送特战队员等多种方式,并根据海区气象和海盗活动变化及时调整航线,拓展护航区域……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更加贴近。“动中抓建”新机制、“岸舰一体”新平台、“蓝色文化”新形式、“实践教育”的新载体等逐步建立完善,评选“护航尖兵”,开通护航网络频道和“护航之声”广播,举办甲板运动会、大洋文艺晚会,组织“越洋传情”视频连线,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炫亮护航“生命线”……

  ——远海后勤保障模式日渐成熟。适应长时间远距离高强度执行任务需要,坚持自我保障为主,逐步走出海上伴随保障、国外靠港补给等相结合的远海保障新模式,作战舰艇从首批完全依靠海上伴随保障,到目前定期靠港休整补给……

  ——远洋装备动态保障趟出新路。按照精确保障、科学保障、创新保障的思路,建立一体化保障力量体系,舰艇机电、航海、通信等系统装备研制方开设应急保障24小时“全球连线”,探索形成了编队伴随自主保障、远程维修技术支援和应急前出支援相结合的新路子……

  随着与常态化护航相适应的多种新机制相继建立和良好运行,每批护航编队执行任务的时间越来越长,护航效率越来越高。如今,每批次护送船舶数量已由最初的4艘,变为现在的平均15艘以上,护送船舶总数也由首批编队的212艘发展为第六批编队615艘。正是这一组数字,背后透露出的是中国海军护航行动常态化运行机制的建立。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