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析党史第二卷:29年曲折中前进 成就令人瞩目

2011年01月13日 10:49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第二卷)记述的是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的党史。这段党史是我们党90年历史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时期。历史是一面明镜,可以映照现实,折射未来。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重温这段历史,不仅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

  一、全面了解我们党29年所走过的艰难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29年。按照党史分期,这段党史被称为“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这段党史,《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历史的伟大转折”。《党史》第二卷据此将全书的框架结构设立四编,与上述四个历史阶段相对应。第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记述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第二编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记述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第三编“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记述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四编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记述了我们党走向“历史的伟大转折”的两年。

  这29年间有几个重要时间界线和节点。1949年10月,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此开始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同时,这也是这段党史第一阶段“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的开始;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全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的开始;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下发“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这是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开始;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这是第四阶段走向“历史的伟大转折”的开始;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是两年徘徊历史的结束,也是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的结束,同时,又是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的开始。

  通读《党史》第二卷,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段党史是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一段波澜起伏、辉煌曲折的艰难历程。这29年中,我们党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凋弊、满目疮痍的烂摊子,面对1959年至1961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遇到的困难世所罕见;我们遭到美国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政治孤立、外交压迫,受到的压力世所罕见;我们要废除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面临的任务世所罕见;我们发生和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甚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失误,遭受的挫折也世所罕见。

  “未经沧海难为水,事非经过不知难”。29年的历程,艰难曲折,惊心动魄,回味无穷,富有启迪。历史是不会停止前进脚步的,历史更不会倒退和重来,今天是从昨天走过来的,只有全面地了解过去,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现在,更好地面向和开创未来。

  二、充分认识我们党29年带领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29年。通读《党史》第二卷,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这一时期充满艰难曲折,甚至遇到重大挫折,但总体上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对这29年的伟大成就,要全面、客观、辩证地审视。

  首先,从宏观视角俯瞰,29年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各级政权,胜利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二是通过“一化三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三是初步探索了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三者都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

  其次,从中观视角考察,29年中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思想理论、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国防外交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理论探索上,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党的八大确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判断;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年总结》等著作,集中了全党智慧,是这一时期富有建树的理论成果。在政治建设上,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我国两项基本政治制度,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经济建设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几倍、十几倍的增长。在文化建设上,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提升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民生上,改善了人民生活。鉴于当时的国力状况,我们实行了低水平广覆盖的分配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解决了几亿人口吃饭穿衣的大难题,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在国防外交上,巩固了国防,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此间我们建立和发展了强大的国防力量,国防科技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行研制生产了核武器,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垄断,成功地保障了国家领土的完整,维护了国家主权。我们开展多边和双边外交,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再次,从微观视角透视,在那火红的年代,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创造了许多中外历史上的第一次。譬如制造了第一架“初教5”飞机;生产了第一辆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和第一台“东方红”牌54马力拖拉机;第一次向全世界自豪地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可以基本自给;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震惊了世界;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实现了先人遨游太空,九天揽月的梦想;还有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令世人刮目相看。许多类似的第一次,充分说明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不能割断,历史更要全面辩证地观察。无疑,这29年如果不发生失误,不出现曲折,我们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无论怎么说,29年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为后来的改革开放,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创造了根本条件,奠定了制度基础。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