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成立59支专项整治队伍 集中力量"治理黑车"

2011年01月20日 15:1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晨,本市再次吹响了“治理黑车”的号角,对12处黑车问题屡禁不止的地区,集中优势力量同时开展了区域“围剿行动”。

  根据警方的统计,去年全市共查扣非法营运等各类车辆39400余辆,查获各类违法人员47400余人次。在政府整治黑车的这一年,虽然有效遏制了黑车非法营运行为的蔓延之势,重点地区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也有所好转,但根本问题不解决,治理黑车之路仍任重道远。

  执法现场:

  黑“摩的”装满一卡车

  清晨7点半,警方在方庄物美超市门外的十字路口附近展开了“围剿行动”,很快被查扣的黑“摩的”就装满了一卡车。

  十字路口东还有好几辆黑“摩的”停在马路边上,司机呆在车上,等待接受处理。

  记者注意到,不远处,不时有拉着客人的“摩的”向十字路口方向驶来。司机一探头老远瞅见前面有执法检查的,便一溜烟钻进了旁边的胡同里。

  车站附近停着的一辆黑“摩的”,司机是一位男青年。当执法人员上前要对其进行处理时,男青年递上了一本残疾人证。执法者让其下车,男青年说自己装着假肢,下不了车,并撩开了裤子,随后索性将假肢从腿上摘了下来,戳在了车旁边。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这名男青年所驾驶的改装黑“摩的”既无牌也无证。

  记者注意到,短短十几分钟,执法人员的手上就拿了一摞收上来的残疾人证件。

  政府整治:

  59支专职队伍专打黑车

  自去年4月24日起,市治理黑车办公室就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治理黑车的专项行动,集中对重点地区的黑车,特别是三轮摩托车违法上路行驶、占路趴活儿、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实施精确打击整治,开展了“脉冲行动”。

  根据警方的统计,2010年4月24日至12月31日,全市共查扣非法营运等各类车辆39400余辆,其中机动车7000余辆,非法黑“摩的”25800余辆,人力三轮车6500余辆;查获各类违法人员47400余人次,其中依法行政拘留以上处理5240人次;销毁各类黑车8622辆。

  今天清晨,市治理黑车办公室组织各区县继续启动第七波次的“脉冲行动”,对故宫北门、鼓楼地铁周边、崇文门路口、长椿街路口、劲松桥周边、五棵松地铁站周边、刘家窑桥、回龙观、天通苑社区等46处黑车问题突出点位集中开展整治。

  据市治理黑车办公室介绍,为强化专业打击能力,全市共成立了59支黑车专项整治小分队,形成了由622名交管、治安、城管部门等执法力量共同参加的59支实名制专职执法队伍。

  黑“摩的”的博弈:

  与执法者打起“游击”

  记者注意到,在政府严厉整治黑“摩的”的这一年里,早晚高峰时段,路面上跑着的、趴活儿的黑“摩的”仍然屡禁不绝。

  方庄物美超市门前等车的一位阿姨眼瞅着执法人员在查扣黑“摩的”,却这样告诉记者:“没用,一会人走了他们还得出来。”十字路口处正在指挥交通的一名协管员大哥告诉记者,由于临近地铁,而且周边都是居民区,这里早晚高峰期黑“摩的”满街跑的都是。

  执法结束后不久,记者从该十字路口一路朝东走,沿途又看见了很多正在运营的黑“摩的”,都在路上跑着,不下十余辆,而且很频繁,一半车上都拉着客人。

  近几年,黑“摩的”出事故屡见报端。执法人员说,这种改装过的黑“摩的”底盘不稳,极易翻车。早上采访时,协管员大哥也告诉记者,他亲眼见过两次黑“摩的”上还拉着客人就翻了,司机见出事了,扔下车就跑了,也不管乘客还被困在车里面。

  黑“摩的”的危险性这一年也宣传了不少,就连记者也写贫了,但为什么这些黑车仍然屡禁不绝呢?

  原因一:执法难

  打击黑车面临的执法难题很多,包括执法手段和范围的限制、取证难、高昂的执法成本、值得探讨的执法效果等。

  很多黑车司机也在不断的被执法中,跌倒了又爬起来,并总结经验教训。今晨,记者就看到,一位“摩的”司机在被执法人员查扣后,迅速从车下方拿出了一块写有“本车自用不载客”的牌子,戳在了车前方的玻璃窗内,还一个劲儿地解释:“刚才下车的是我邻居,早上非让我送他一段,我直说我不拉,非不成。”

  如今路上,挂着“本车自用”的牌子却照样拉客的黑“摩的”也常能遇到。还有很多“黑车”司机早已熟知处罚程序,所以提早与乘客讲妥是朋友或亲戚关系,并相互告知姓名,遇上执法,乘客不愿配合,执法人员有时也没办法。

  原因二:交通不便

  在执法人员的日常检查中也发现,有些群众长期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纵容了非法营运行为。在方庄物美超市前的执法现场就有旁观的路人告诉记者,黑车泛滥、打击困难的根本,在于公共交通的不便捷、不完善,尤其是在小区与地铁之间的衔接上。

  一位王先生家就住在左安门桥外。他告诉记者,如果坐车到蒲黄榆地铁,从走到车站再等车,再堵会儿,虽然短短几站地的路程,有时也得二三十分钟。但要是坐“摩的”用不了十分钟就到了。

  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本市正在大力发展交通微循环,但短时间内,只要无法有效解决老百姓的出行问题,就仍然有人会选择乘坐黑“摩的”。只要有市场存在,黑“摩的”就不会消失。

  原因三:就业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这些黑“摩的”司机大多集中在四五十岁的年纪,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有本市居民,也有外来的打工者,还有不少残疾人。他们不是下岗工人、退休人员,就是无业人员,要么靠着开“黑车”挣钱养家,要么就为多挣出点买菜钱。

  此前采访中,一位黑“摩的”司机曾这样告诉记者,现在工作不好找,既然开黑车有钱挣,尽管查得严,只要有人愿意坐,这也是一门生意。(张蕾 张玉军)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