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国家形象片制作团队:可惜没让航天员更活泼

2011年01月24日 03:24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国家形象片制作团队揭秘幕后故事

  “可惜没让航天员更活泼”

  3年前,年过六旬的沈赞臣第一次站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上,他被这个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地方所吸引。不过当时他未曾料想,2011年1月17日,由他担任总制片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就在此地向世界首播。

  震撼 “中国形象”矗立纽约中心

  在高楼林立的纽约时报广场中心,占据了六块大屏幕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从1月17日开始在这里滚动播出,格外引人注目。姚明、邓亚萍、郎朗、谭晶、李彦宏等中国知名人士、各界精英无疑星光熠熠。但在片中同时亮相的还有维吾尔族老妈妈阿里帕、乡村女教师李灵、热爱航海的翟墨和鞍钢工人郭明义等美国人相对陌生的面孔却也是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表。

  “广告大屏幕最大的一块足有四五层楼高,每天路过这里的客流超过7万人次。”沈赞臣说,当中国人自己拍摄的“中国形象”出现在大屏幕上,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和心灵震撼,难以言表。

  这位中国广告界传奇人物率领上海灵狮广告公司团队,于2009年11月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的国家形象片比稿竞标中胜出。此后长达1年的创作,让这位中国广告界元老经历了人生最难忘的一次“长跑”。

  细节 子怡有亲和力丁磊没架子

  “我们必须面对的第一项挑战就是如何在短短60秒内表达中国,主创们天马行空,但最终还是归结到一个字‘人’。因为再美的风景、再发达的经济成就,都不如可爱的中国人,更能表达一个真实的中国。”沈赞臣说。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苏明霞是执行制片人之一。“‘70后’这一代人的记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几乎是同步的。国家形象片中的不少人物也表达了中国新生代对改革开放的认知,比如马云、丁磊等企业家,又比如姚明、郎朗、邰丽华等不同领域的国际名人。”

  整个拍摄过程,有诸多令主创团队难忘的细节。“比如,章子怡颇具亲和力,欣然接受了剧组安排的服装;丁磊没有架子,独来独往;刘欢刚做完腿部手术,不得不拍一段休息一段,令人感动;片中的‘草根英雄’们几乎在三天内从天南地北集结到北京,为国家拍形象片,大家都特别热心……”苏明霞说,其实每个走进国家形象片的人物都是一个普通人,都怀着对国家最质朴的情感。

  遗憾 没让六名航天员多做动作

  《人物篇》的尾声部分,千百张中国人的笑脸最终组成“中国”两个字。沈赞臣透露,这得益于上海世博会,这些来自中国天南海北的笑脸,正是在上海40摄氏度的高温天里,在世博园里采集而成。

  拍摄之余,创作团队也留下些许遗憾,苏明霞透露,将杨利伟等六名航天员集结在一起拍摄影片,堪称创纪录之举,可惜当时没有让航天员们在镜头前多做一些动作,这样可以让画面更活泼些。

  《人物篇》播出后,广告界也有人发问:“60秒钟、59个人,是否能代表中国的全部?”对此,沈赞臣回答:“按照行内的术语,广告的要素在于视觉冲击和启发联想,我想章子怡、邓亚萍、吴敬琏、杨利伟等59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中国人,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一个平和而有气度的中国。”

  继《人物篇》后,沈赞臣和他的团队已在期待他们制作的长达15分钟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不久后与公众见面,其镜头涵盖海南岛、大兴安岭、青藏高原等中国广袤地域,以从多角度展示中国社会现状。(据新华社)

参与互动(0)
【编辑:段红彪】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