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日子越来越暖和”——记者走近中低收入群体

2011年02月05日 09:3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春佳节,正是举家团聚的日子。辛苦一年,每每至此,总要议议过去一年的生活,说说来年的心愿,免不了谈到收入。

  2010年,我们的收入怎样?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一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较快,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自1998年以来第一次超过城镇居民。

  一个家庭,总是更关心生活困难一些的兄弟姐妹;一个国家,总应更惦念中低收入的群体。本报多路记者赴安徽、江苏、云南、吉林、广东,走进他们的家中,拉拉家常,见证变化,编织希望。

  “保障之伞”在延展

  没有及时的雪中送炭,恐怕难撑到今天

  有人说,对于身处困境中社会成员的保障,就像风雨中的一把大伞。今天,这把伞不断延展。

  进入新一年,杨俊兰从低保卡里取出1700元钱,这是政府给的物价和菜价补贴。“省点用,一部分拿出来办年货,其他的给孩子们交学费和生活费”。

  杨俊兰拉扯着3个孩子,住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城中村,3年前丈夫去世,低保金成了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每人每月20元的补贴,在一些人眼中可能微不足道,但对她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却不同寻常。

  见到54岁的刘德明时,他刚爬上位于四楼的家。“我4节脊柱没有了,还有4根肋骨断面被截掉。”他边喘边说:“如果不是政府和相关部门雪中送炭,我恐怕难撑到今天。”

  家住昆明盘龙苑的刘德明,原在昆湖纺织厂工作。2002年,他被确诊患上骨癌,几次手术下来,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此后看病都是找亲戚朋友借钱。

  2009年10月底,刘德明骨癌发作,去北京做手术,一下花掉30多万元。“医保给报销了18万元左右,医疗互助又解决了将近3万元。如果只靠我和老伴每月2000元的退休工资,哪敢去做手术?”

  刘德明说,政府给他办了医保特殊病卡,看门诊的费用可以便宜六七成;老伴得了糖尿病,政府每年给2000元的看病补助。

  无病我帮人,有病人帮我。按照云南建立的医疗互助长效机制,职工只要每年缴纳80元钱,遇到大病时,在医保报销之外,还有额外的保障。6年时间里,刘德明和该省128万生病住院的职工,成了“医疗互助机制”的受益者。

  圆梦安居,同样离不开这把“保障之伞”。

  2011年1月11日,来自四川绵阳的“新市民”周伟,亲眼见证了广州最大规模的保障房项目“龙归城”动工。这一项目将提供约1.2万套保障型住房,其中公租房占六成。

  去年,周伟的弟弟申购到了“芳和花园”的经适房,因为无力付首付,他放弃了申购。如今,公租房的大量兴建使周伟的梦想成为现实。

  2010年,我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快马加鞭,创下历史之最,保障房建设也迈出新的步伐,全年新开工590万套,建成370万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宣布,今年我国将开建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相比2010年增长70%,其面积大体相当于2010年全年商品房的供应量,创历年之最。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计划将惠及更多的困难群体。

  “就业之门”常打开

  这个春节最欣慰的是“又有班上了”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开启中低收入者未来的一扇大门。

  春节前,广州华林街市民周阿姨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荔湾区的人大代表自筹资金上门慰问特困家庭。

  周阿姨的儿子、儿媳失业多年,依靠下岗补助艰难度日,孙女腿脚残疾,她的丈夫不久前因直肠癌刚刚手术不久,经济拮据。周阿姨说,这一年收取很多温暖。最开心的是,腿脚残疾的孙女由居委会安排去“坐办公室”,得到一份不用走路的工作,每个月有1800元的固定收入,对全家帮助很大。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古巷社区有一户单亲家庭。户主秦惠芳的丈夫几年前因意外事故身亡,儿子在上学,本人年龄偏大,文化又偏低,多次寻找工作未果,一度让她心灰意冷。

  2008年,相城区启动“充分就业三年工程”,列入区政府实事工程。3年间,区财政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2.9万个,新增就业8.17万人,其中本地失业、被征地劳动力实现就业3.6万人。这项工程的实施,让秦惠芳有了一份工作,也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今年春节,最让长春市的王宝恩欣慰的是“又有班上了”。

  50岁的王宝恩是一名下岗职工,通过应聘公益性岗位,担当了朝阳区清和街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收入水平随之有了提高。“公益性岗位是政府办的一件好事儿,养老保险、医保啥的都有,每年还有五天带薪年假。”王宝恩对新工作挺满意。

  公益性岗位,成为吉林省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主渠道。去年11月末,在岗人数11.25万,其中就业困难人员约占80%以上。

  吉林省还在扩大公益岗位规模,在稳定10万个岗位基础上,每年开发一批,规划到2015年,规模达到15万个。而公益岗位工资水平的标准,也有硬杠杠——必须高于当地最低工资。

  上班并不一定要离开家。陈丽坐在电脑前,手指不停敲击着键盘,向网络买家介绍商品的特点。

  大学毕业不久,职场不如意,让陈丽陷入迷茫与困窘。这两年,老家江苏吴江市横扇镇兴起了网络商店,这座以羊绒衫闻名的苏南小镇,有近千人在网上卖当地产的羊绒衫。陈丽几经思量,自己也干起来。

  事非经过不知难。“一个月也就卖200多件,一件赚10元钱,月收入才2000元,除去成本,基本不赚钱。”尽管如此,陈丽干得很开心:“每完成一次交易,就有一种满足感,那种幸福的感觉,是我以前上班从未体验到的。”

  对于未来,陈丽信心满满:“我还年轻,学习新知识、多积累经验是最重要的,收入水平只是阶段性的,只要自己能干,相信收入会越来越好。”

  “增收之路”宽起来

  扶我们爬过了坡儿,“开春就盖新房”

  对于身处农村的贫困者来说,如何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是个脱贫的“牛鼻子”。

  李顺昌老人在自家的楼上晒着太阳,心里盘算着去年的收成,脸上露出了笑容。

  李顺昌的家在云南临沧市凤庆县安石村。他还记得,2002年前后,家里住的是土坯房,当地气候冷凉,种的玉米、稻谷不肯长,辛苦一年,连半年的口粮都盘不够,温饱都成问题。

  2003年,政府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核桃、茶叶,还引进了两户茶叶加工企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茶农的茶叶不愁销,100多位村民也实现了劳动力就地转移。

  2007年,李顺昌建起了两层小楼,政府补助了1.5万元,剩余部分主要靠贷款。他算了一笔账,一点儿不担心贷款还不上:去年,处于盛果期的10多棵核桃树带来2万元收入,茶叶收入也是2万元,儿子在村里的茶厂工作,年收入也在2万元左右。

  “政府扶我们爬过了坡儿,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暖和。”李顺昌说。

  而张荣翠的喜悦,正和自己所种的苗木一起“涨”。

  47岁的她,是安徽肥西县紫鹏镇永久村人,自从两个儿子出去打工,家里的10多亩苗木,便由她和丈夫一起打理,成为养活一大家子人的主要渠道。让她高兴的是,去年以来,桂花树的苗木长势和市场需求都不错,形状好的能卖到1700多元一棵,比去年涨了好几百元。

  “今年挣了6万多元,比去年多了近2万元。”张荣翠欢喜地说,“增收的诀窍是市场信息要准确”。

  张荣翠4年前加入了永久村苗木协会。那以后,隔个把月,协会的人就会过来告知一些市场行情,哪些地方需要哪些品种,哪些品种今后的需求量更大,这让张荣翠干起活儿来很踏实。

  “今年,我家老二要结婚了,准备把家里的老屋扒掉,盖两层的楼房,开春儿就盖。”张荣翠在节前盘算着。(记者 温素威 朱磊 刘文波 胡洪江 王伟健 邓圩)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