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美术馆图书馆年底前免费开放 应对客流井喷成问题

2011年02月11日 08:45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将全面免费开放,是继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根据两部门出台的《意见》,2012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也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具体内容包括:美术馆基本展览实行免费参观,对于少数特殊展览,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低票价。此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的免费开放,二是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向群众提供。

  根据此《意见》,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将取消原有部分收费项目,包括取消美术馆门票收费,取消公共图书馆办证费、验证费、自修室使用费、电子阅览室上网费,取消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存包费,限期取消文化馆(站)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和培训费,业余文艺骨干培训费,公益性讲座、展览收费。

  此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将降低非基本服务收费,如公共图书馆深度参考咨询服务(为读者收集专题信息,编写参考资料,或者进行代查、代译、复印书刊资料等服务)、赔偿性收费和文化馆(站)的高端艺术培训服务等。

  《意见》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将进一步明确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益性文化单位性质,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建立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免费开放后正常运转并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应尊重和贴近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在实现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基础上,逐步增设多样化服务,重点增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

  新闻延伸

  免费开放,馆方准备好了吗?

  本报记者 李红艳

  “好事情!顶!”

  “美术馆免费开放太好了,希望经常展示大师作品,希望有讲解员免费讲解。”

  “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全部免费,是一件好事,是提高民众文化水平的一大举措。”

  ……

  从昨天下午开始,针对“国内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将全面免费开放”的消息,网友们展开了热议,绝大多数都对此竖起大拇指。公众文化权益逐步扩大,明显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网友表达了忧虑,比如“免费开放了以后服务是否跟得上”、“门票预约过程是不是很繁琐”等。而这,其实都是抛给馆方的问题,免费开放如何走得更好,绕不过三大焦点问题。

  问题1

  如何应对客流井喷

  春节期间,中国美术馆50年捐赠作品大展免费开放七天,这是历年来美术馆春节免费开放时间最长的一次。用中国美术馆公共关系部副主任于歌的话说,这是为实现美术馆全部免费开放做准备、储经验。而经过这次“实战演练”,美术馆首先遭遇的问题便是客流量“井喷”。

  美术馆每天网上发放参观票1000张,现场再发放4000张,不过还是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没领到票的人在门口越聚越多,现场不得不动用武警维持秩序。有观众埋怨说:“好作品需要安静地欣赏,但馆内人多,又热,气味也不佳。”

  如何对人流量进行控制,确保免费开放后的公众安全、资源安全、设施设备安全,都需要馆方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问题2

  如何加强展品保护

  在人流量突然加大的情况下,展馆的展览环境便会显得狭小、局促,展品也更容易遭受意外“伤害”。如何加强保护措施,是馆方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前车之鉴是,2008年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免费开放之初,几乎所有免费开放的博物馆都加大了人力投入,集中在展品保护和参观秩序的维持上。不过在遇到节假日、学生寒暑假时,依旧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不少参观者的“野蛮”行为也着实让人挠头不已。对此,中国美术馆虽然已提前做好了一些准备,不过等到真正免费开放时,或许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应对。

  问题3

  如何提升服务质量

  美术馆免费开放了,各项服务措施会不会打折扣?比如,讲解员够不够?讲解器够不够?展览介绍册够不够?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如果说,免费开放之前,走进美术馆的大多是有些专业知识的观众,那么免费开放之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业余人士”走进艺术殿堂。对馆方而言,加大艺术普及的内容,将成为义不容辞的一项服务。有位观众就说,她前不久在韩国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的艺术普及做得非常好。比如参观一个古乐器博物馆,几乎每一件乐器都配备了像电话听筒一样的听音器,如果参观者想要知道这种乐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可随手拿起“电话筒”听一听。如此细致而人性化的服务措施,让参观者感觉很有趣味,并大获裨益。国内博物馆、美术馆,如果能借鉴于此,想必会广受好评。

  链接

  本市公共图书馆三年前已免费开放

  2008年春节起,包括首都图书馆、各区县图书馆及少儿图书馆在内的本市24家市属区属公共图书馆,全部取消了读者卡工本费(10元),在全国较早实现了零门槛、零成本的图书馆服务。

  如今,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在更高层次上下功夫。目前,本市已有169家各级图书馆和图书室实现了“一卡通”,也就是读者在其中任何一家办理读者证,都可以在其他馆室通用。而且,其中58家图书馆还实现了通借通还。也就是在这家借的书,可以在那家还,大大方便了读者。去年,首都图书馆还推出了电子阅读器服务,让读者可以根据喜好下载电子书和电子文献,带回家随时随地阅读。

  国家图书馆于2008年春节取消了读者卡工本费、年检费以及读者存包费等7项收费,实现对公众免费开放。

  而美术馆方面,中国美术馆何时免费开放最受关注。“目前我们尚未收到相关通知,再加上还需向文化部、财政部报送方案,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暂时不能明确告知大家免费开放的具体时间表。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我们正在为免费开放做积极的准备。”中国美术馆公共关系部副主任于歌说。此外,北京画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也表示目前尚难明确免费开放日期。

  评论

  零门槛更考验公众素养

  周南焱

  继博物馆之后,全国公共美术馆、图书馆也要全面免费开放,公众将可以零门槛进入馆内,享受此类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这是政府为公众做出的一件好事,顺应了当下公众日益扩大的文化需求。不过,面对免费开放的好消息,令人惊喜之余,也需对公众提个醒,参观美术馆或在图书馆阅览,更需注意自身的公共素养。

  此前全国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曾引起一系列看似很小实则也大的问题,令人担忧。参观人数过多涌入馆内,一些游客对文物也不爱护,随意抚摸、敲砸,致使馆内设施和展品损坏。个别地方的博物馆还曾引发是否应该禁止乞讨群体进入馆内的争议。观众的素质参差不齐,确实让馆方颇为烦恼。

  作为公共文化场所,美术馆、图书馆自然应对所有公众开放,为公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既然要免费开放,就意味着不管是教授、白领,还是农民工、拾荒者,我们都没有理由拒绝哪个群体入内,每位公众都有权利享受公共文化资源。而对于每位公众而言,进入馆内也应主动遵守各项规则,如不应大声喧哗;不要过度长时间占用观摩设备,影响他人参观或使用;不要争抢着在珍贵展品前拍照;即便人多时,也不能推挤拥搡,破坏美术、图书馆这类文化场所应具有的安静平和氛围。

  免费开放往往容易导致游客人流倍增,馆内清洁卫生恐怕也会面临新考验,游客个人的素质更要提升。据报道,某博物馆免费开放日,不乏有游客乱扔杂物、果皮纸屑,随地吐痰。身处公共文化场所,这类不雅的行为不仅影响馆内的正常秩序,也有损游客的个人形象。同样,进入收有众多珍贵藏品、藏书的美术馆、图书馆,公众更需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简言之,美术馆、图书馆向公众敞开大门,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免费接触文化精华,反过来,大家也需要倍加珍惜公共文化资源。我们进入馆内之前,是否可以自我提醒一下,来这里不是在小区遛狗,而是扩充自己的文化视野,享受一份精神愉悦。馆内的文物藏品、藏书是属于全体公众的,每位观众理应对其尊重。

  希望以上种种担忧都是多余的。(记者李红艳)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