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家:真正啃老的年轻人比例小 慎用"啃老族"标签(2)

2011年02月24日 08:3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然,啃老成为一种现象,说明他们本身也有一定的问题。”夏学銮说,“啃老族”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适应激烈社会竞争的能力较差,独立自主生活能力低下,吃苦耐劳精神不强。很多人到就业市场找工作碰了几次壁,就心灰意冷,挫折感很强。在找工作过程中对家庭有较大的依赖感,“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一旦踏入社会遇到困难,他们就会有一种退缩、萎靡的情绪。

  “‘啃老族’的出现,恰恰说明需要改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李春玲说,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商、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李春玲说,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物质的极大丰富,年轻人的价值观与上一辈人出现偏差。上一辈人讲究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努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一些年轻人则追求享受、娱乐、自由,这也是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出现啃老现象的原因之一。

  啃老不应该成为“主动的选择”

  ●啃老提前透支了父母的养老资源,也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啃老族”的出现,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研究表明,啃老现象加重了老年人的生活负担,降低了家庭的生活水平。在出现啃老行为的家庭,老年人面临子女转嫁的贫困,不仅得不到子女的养老补贴,还要贴补子女或孙辈的生活。一些老人为了资助子女买房,更是提前支取了养老金,这将加重社会养老负担。

  梅志罡认为:“我国97%的养老集中在家庭,年轻人提前透支了父母的养老资源,又不能保证将来一定与父辈生活在一起,使老年人的保障能力更弱。”

  李春玲则认为:“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本应成长为劳动主力军的年轻一代却不能工作,这无疑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

  夏学銮说,从社会责任感来说,就业是成年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建立个人信用的基础。他最担心一部分啃老群体从“无奈的过渡”变为“主动的选择”,勤奋拼搏精神完全消解,完全将啃老作为自己的生存状态,变得意志薄弱。而来自社会的“标签”性眼光与他们对自身角色的不认同造成的摩擦,又使其急躁易怒,情绪不稳定。

  梅志罡特别指出,目前社会上还有一种所谓增值型啃老,他们“啃”的是父母的社会资源,与那些花费父母养老金的消耗型啃老不同,这种啃老的后果是这部分人群的社会关系网越织越密,社会资源越来越丰富。

  缓解啃老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关心引导“啃老族”,做好心理工作,充分创造条件,鼓励他们积极就业

  专家表示,缓解啃老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协作努力。

  首先要改善就业环境,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政府应在宏观层面就教育、培训、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导向着手进行调整,以缓解啃老现象日趋严峻的趋势。”梅志罡表示,政府可考虑成立专门机构帮助青壮年就业,建立青壮年失业群体的动态档案,为妥善安排培训、就业打好基础;相关部门也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职业教育、就业心理辅导、社会培训等,不断加强引导,帮助啃老群体以健康心态找准定位,掌握一技之长,尽快融入到社会中去。

  夏学銮建议大学毕业生可以先在社区就业,或先到社区企业积累工作经验后再转向其他工作岗位。

  其次,我国的住房政策也亟须调整。梅志罡说,城市青壮年大量啃老与中国有关住房的公共政策不完善有关。“要真正解决‘房价啃老’现象,恐怕还是得依靠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性平衡。”

  此外,解决啃老问题,必须整合社会资源,社会管理政策应从中长期战略发展角度考虑如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李春玲建议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高校专业设置,使年轻人的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相匹配。要在初、高中乃至大学阶段增加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增加对就业的认识,事先预防出现啃老。

  “啃老现象也对我们的独生子女政策和家庭教育提出了挑战。应该改善家庭教育模式,强化挫折教育,增强年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夏学銮说。他同时强调年轻人自身的努力也必不可少,不能坐等着别人给自己创造好条件和机会。“‘啃老族’是不是真的在社会上没有发展空间了呢?当然不是,只要你放下身段,从基层、底层干起来,在工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努力提升自己,保持一颗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心态,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专家还表示,社会要关心引导“啃老族”,做好心理工作,为他们充分就业创造条件,鼓励年轻人自立自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