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人大代表:用物联网技术取代高速公路中途收费站

2011年03月07日 10:0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国高速公路中途收费站林立,不仅降低运行效率,还大量增加管理费用。应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并拆除所有中途收费站,用物联网技术加以替代。”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吴江市委书记徐明说。

  徐明代表说,根据测算,目前高速公路人工收费平均单次耗时14秒。在通行高峰期,京津冀、长三角路网中,不少中途收费站的拥堵情况非常严重。而取消收费站可以大幅提高通行效率。

  撤消或者不建中途收费站,对业主方来讲,将大大节约相应的土建、设备、征地补偿、日常维护、人员等费用,对车辆用户和旅客而言,则可以节省油耗和时间。

  据交通部相关研究机构测算,至2010年底,广东全省联网收费为业主节约建设费用累计43.18亿元,节约运营费用18.31亿元。为车主或旅客带来油耗节约效益约16.6亿元,时间节约效益约35.38亿元。如果在全国范围取消中途收费站,各方面效益将更为可观。此外,取消中途收费站还可以优化管理,为全国高速公路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创造条件,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徐明代表建议,建立全国联网、统一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用这个平台来代替林立的收费站。目前,取消中途收费站最大的难点在于行车路径不能识别。由于在高速公路同一路网中,从相同的起点出发,到达相同的目的地,可以有多条不同的路径选择。现有的收费系统只能识别起点信息和目的地信息,没有路径信息,无法按实际行车路径来结算,造成高速公路业主利益分配缺乏依据。

  针对这个问题,完全能够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个基于歧义路径精确识别的联网收费精确拆分解决方案加以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联网的电子车牌体系,形成数字化的车辆管理平台。对于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在入口处发放一张电子标签,在出口处收回。无论路途远近,均一次收费。当车辆经过标识站时,可以将车辆经过的信息发送到数据中心,实现车辆行驶路径的精确识别。(邓华宁 崔清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