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吴老,安息吧!--吴阶平追思会侧记

2011年03月09日 19:2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报告厅内烛光点点,鲜花丛中悬挂着吴阶平先生的遗像。

  3月9日上午,来自全国泌尿外科学界的专家、医生代表等200余人齐聚于此,参加“新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吴阶平先生追思会”,表达对吴老的无限怀念和哀思。

  追思会一开始,全体与会者向遗像默哀,沉痛悼念、深切缅怀这位新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著名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和社会活动家。

  吴阶平1917年出生于江苏常州,自幼便立下成为良医志向,曾作为协和医学院当年最优秀的学生代表,担任医学院毕业典礼学生司仪;在美国进修后,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开创新中国泌尿外科事业并取得一系列独创性成果;他还积极参与新中国“医疗外交”,为多名外国领导人治病……几分钟的短片,浓缩了吴阶平先生不平凡的一生。

  “吴老虽然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永留我们心中,他的事业薪火相传,他的精神永耀中华,全国泌尿外科学界同仁,将永远铭记他的丰功伟绩,努力推进我国泌尿外科事业发展。”在观看短片后,那彦群教授、叶章群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和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社致悼词。

  那彦群说:“吴阶平先生是新中国医学界一位重要人物,以极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艺术的服务,赢得了海内外患者和各界人士的尊敬,如一座丰碑永载中华医学史册。”

  来自北京朝阳医院、友谊医院、协和医院、301医院、北大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等泌尿外科的代表,也在追思会上表达了对吴老的怀念,回忆吴老生前行医、治学、育人的点点滴滴。

  友谊医院泌尿外科教授、曾在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就读的杜林栋回忆说,“北二医”建校初期,公交车站距离校区较远,很多新生需要背着行李,步行很长的路才能到学校。一次,时任校长的吴阶平坐车偶遇去学校报到的学生,便下车亲自将学生的行李搬到车上,并让学生与他坐车同行。“从这一件小事,就足见吴老的平易近人。”

  “吴老十分关心全国各地的泌尿外科事业发展,曾在百忙之中亲自回信,对我们陕西的泌尿外科发展给予了很多指导和鼓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南勋义说。

  作为《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始人,吴阶平对杂志创办和发展投注很多心血。杂志社编辑孙忠民说,吴老经常叮嘱编辑们要挖掘、鼓励论文中创新观点,“他常说:‘一篇论文中,哪怕只有一点是新观点也是好的’。”同时,吴老反复提醒,要谨慎处理一些学术上还存有争议的问题,确保杂志中文章的质量和水准。

  追思会上,泌尿外科学界代表联合发出倡议,呼吁设立“吴阶平泌尿外科发展基金”,支持中国泌尿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人才培养;建立“吴阶平泌尿外科培训中心”;设立“吴阶平国际泌尿外科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建立“吴阶平纪念馆”和塑吴阶平先生铜像。

  追思会后,与会人员赶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向吴阶平先生的遗体告别。 (记者 程卓、周婷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