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中新社记者直击:在日本重灾区的中国救援队

2011年03月15日 23: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3月15日下午,几天前抵达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在进行搜救。大船渡市紧邻海港,是此次日本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新社发 侯宇 摄  

  中新社大船渡3月15日电 题: 在日本重灾区的中国救援队

  中新社记者孙冉 侯宇

  3月15日,中新社记者从仙台驱车200公里到达本次东北地震最北边的重灾区——岩手县大船渡。一路寻找在此进行救援的中国救援队。

  15名中国救援队于3月13日晚乘坐自卫队飞机抵达岩手县的花卷机场,随后进入大船渡灾区,并于14日一早开始搜救工作。据悉,中国救援队是首个抵达大船渡灾区的海外救援队,美国和英国的救援队第二天随后也一并抵达该区。

  15日下午记者进入大船渡市后,因为通讯中断,无法联系上中国救援队。从大船渡警察署一路打听过来,终于在大船渡渔港附近看到了身穿红衣正在工作的他们。

  救援队队员、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教官胡杰正从一座废墟中爬出来,他在这所房子喷上一个cisar,然后画上V字并在上面划出一条长线。Cisar,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英文缩写,而横线则表示,此房屋已排查但已无生命迹象。

  从14日早上开始,中国救援队在大船渡已经在140多幢建筑上标注了这样的符号,并于今天上午,排查出了一具遗体。

  “我们在一栋房子的二层找到了他。看样子是从别的地方被卷过来的。”胡杰说。据悉,这是在大船渡的海外搜救队排查到的首具遗体。

  在两天的搜救过程中,中国救援队经历了两次海啸预警。14日下午,中国救援队突然被告知将有6米的海啸预警,全部队员随即转移到附近高处的避难所待命。

  而更意外的是,他们在搜救过程中,一位日本记者向他们转交了一份求援信。原来,在大船渡渔业工厂有约40位来自中国山东日照的研修生,如今他们部分人员在山上的避难所,还有20余人至今下落不明。他们希望中国救援队能够帮助他们。

  中国救援队迅速将这个消息发回了国内,同时得知:失踪的那些中国研修生,很可能就在大船渡海港的对岸。因为海港淤塞,通讯尚无恢复,无法取得联络。但根据海上自卫队的观察,对岸发现有炊烟升起,因此他们生还希望很大。

  本次美国救援队队员148人,英国救援队62人,中国仅有15人,中国救援队员感叹,刚刚抵达的时候,面对被海啸侵袭过的村庄,有点不知从何下手。他们对于地震搜救内行,而在大船渡面对的却是地震和海啸双重肆虐的灾害现场,局面颇为棘手。

  而来自中国人民武警部队总医院的彭碧波感叹,经历过印尼海啸和海地地震,而这一次日本的应急救灾地震做得最好。大船渡地区在地震前曾做过多次海啸预警演习,所以海啸真的来临时,大部分人知道该从哪些正确的路径跑向避难所,从而将死伤减少到最低——整个大船渡地区因为海啸而遇难的人数约为200人。

  日本记者曾在采访中问彭碧波,“是不是因为2008年日本救援队去了汶川,所以这次你们才到日本救援?”他说:“并不仅如此,因为我们感同身受,希望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

  按照国际惯例,本着不给受害国灾民增加负担的原则,国际救援队的一切食物和用品都需自理。美国和英国救援队依靠美军基地的资源,后勤补给充足。而中国救援队只能依靠从国内带来的有限补给自给自足。

  15日傍晚,当得知中国救援队物资不足的情况后,大船渡一家超市的老板硬是送来几箱食品。“他们是来帮助我们的,我们只是想表达感谢!”

  而今天大船渡当地的广播媒体也多次在报道中表示,感谢来自中国的救援队帮助我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