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代表、委员热议“十二五”民生发展关键词

2011年03月21日 08:32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编者按 初春时节,全国两会在北京如期召开。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引起代表、委员的热议。半月谈记者倾听代表、委员的发言,与代表、委员沟通交流,深切感到大家对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充满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和规划纲要突出民生建设,强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此,两会代表、委员非常认同。他们认为,把民生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中心工作,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十分必要和迫切;同时,代表、委员们也就民生建设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划纲要提出,未来5年,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同时,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全国人大代表、晋城市副市长李章宏认为,过去的高增长付出了高昂的资源与环境代价。规划纲要对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作了调整,反映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

  全国人大代表、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表示,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都要注重平衡、合理、可持续的增长,不能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提升,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通过重视民生保障,能够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倒逼作用。

  只要重视民生保障,就能真正启动国内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是代表、委员在审议和讨论中的共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宗贻平告诉记者,光说生产不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有人消费,有生产、有消费才是发展。如何扩大消费?一方面必须让民众的收入不断增加,让他们有钱可花;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减少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要改变大家的消费观念,多提倡一些积极理性的消费形式。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今年将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文化体育、旅游、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态。

  稳定物价,开局之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我国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等有利条件,努力消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一预期目标,比去年3%的目标提高了1个百分点,比去年实际涨幅高了0.7个百分点。“这凸显出当前物价形势的复杂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认为,今年物价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我国夏粮产区遭遇旱情,一些地方劳动力短缺导致用工成本提高,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国际市场流动性泛滥,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攀升……

  “4%的目标比去年有所提高,这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在这一阶段物价指数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扬,但属于温和可控。”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府秘书长王仁洲认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必然要求。王仁洲代表强调,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正在回收流动性,国家有调控物价的充足财力和物资储备,宏观调控部门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应对通胀压力的经验,这些都是稳定物价的有利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冯燕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措施,显示出国家对稳定物价是有准备、有信心的。冯燕代表建议,稳定物价是政府部门将要长期面对的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时刻保持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投机资本要进行掌控和防范,在处理哄抬物价的投机行为时应依法从快、从重,以儆效尤。

  强农惠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规划纲要提出,未来5年,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同时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钟祥金汉江纤维素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家贵告诉记者,当前我国农民多是散居散种,种植粮食只能解决吃饭和温饱,难以解决致富问题。为此他建议,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按照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供应量进行财政奖励和利益补偿,增加粮食主产区的生产积极性,并逐步使种粮农民能获得稳定而可观的收益。

  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亭湖区区长陈红红认为,一方面要增加农民在农业生产环节的收益,同时要注意发展农产品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使农民可以在生产、加工、营销等环节获得更多的收益。陈红红代表建议,增加农民收入应通过多种渠道:

  第一,要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使农民在农业生产当中获得的收益大大提升;

  第二,要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协调推进大中小城市发展,使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能够吸引更多的二、三产业聚集,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取得工资性收入;

  第三,要推动农民自主创业,政府应该有一些扶持的资金,同时在融资渠道上有所突破。

  亭湖区大力发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贷款不用抵押,很好地解决了农民创业启动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特别关注金融对“三农”的促进作用。他建议,解决农村的融资难题应当建立起“市场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体系”,银行按商业性要求经营,不能偿还的部分,财政按政策性要求补偿。比如,将财政的支农资金变为农村贷款的贴息贴本资金,让有限的财政资金产生倍数拉动效应。

  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市市长高宏志说,过去的五年是民生政策最集中、投入力度最大、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取消农业税、健全新农合、发展新农保、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等等,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他建议,为了进一步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应该采取“弱势优先”的原则。在当前总体力量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要特别突出对弱势群体、落后地区的关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应优先向这些群体和地区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绥化市委书记朱清文说,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这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式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局,找准了解决13亿国人吃饭问题的关键。朱清文代表来自产粮区,他建议,要全面加强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这既为粮食增产、稳产保障粮食安全找准了“脉搏”,也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国家应在“农业特区”建设上加大扶持力度,尤其应在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普及、农业技术推广、创建高产田和改造中低产田、强化乡村两级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