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华每日电讯:矿难查四天无果像是另一种瞒报

2011年05月03日 13:5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媒体和舆论的倒逼下,当地政府部门兵分13路,调查了四天只得出了“没发现发生矿难的迹象”的结果。而省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一夜查清,“矿难瞒报”传言确为事实。一夜查清与四天无果,加上此前的种种诡异,让人不得不追问此种有无官商勾结

  5月1日,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证实,4月26日发生在鸡西市滴道区的“矿难瞒报”传言确为事实,矿主初步交代有9人遇难。(5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矿难是地道的“人祸”,瞒报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黑龙江鸡西市宏鑫源煤矿属于国家安监总局的2007年关闭矿井之列。如果是这个矿发生了矿难,则说明一个已被关闭多年且正在被整合不允许生产的煤矿仍被盗采,并发生了矿难。

  矿难发生后,有举报、有传言,连外地媒体都知道了的信息,当地监管部门仍然行动迟滞。诡异至极的是,从27日记者调查开始到30日,近四天时间里,仍然联系不上区煤管局长。此外,驻厂监察员的“请假”,矿主的联系不上,加上定性为“心脏病”的死亡证明,去向不明的矿工“崔世富”,以及不知究竟的“陈忠全”,种种反常之象如同一部悬疑剧中的“情节”,让矿难事故变得扑朔迷离。

  有趣的是,在媒体和舆论的倒逼下,当地政府兵分13路,调查了四天只得出了“没发现发生矿难的迹象”的结果。而省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一夜就查清,“矿难瞒报”传言确为事实。可见这调查不在水平,而在态度。两相比照,不难发现当地的所谓调查,更像在掩饰和“另一种瞒报”——企图“瞒天过海”,对事故和真相进行掩盖,以达到逃避责任,避免处罚的目的。

  此次矿难,当地的过错何止此一端:一方面,不管是疏忽还是纵容,让一个没有开采资格的矿或明或暗的开采,都应承担管理不力的责任。出现任何后果,都应为此承担道义和纪律上的处罚;另一方面,对于事件的消极态度,足以证明其间有太多的利益盘算和勾结,欲盖弥彰的做法,不但得不到理解与信任,反倒会激发猜疑和质问。

  鸡西矿难谁在瞒报,这是当前谁都想搞明白一个问题。原本,这个问题应当由当地部门来解答,可他们却给了我们“四天无果”的背影,让一个谜团变成了无数个谜团。一夜查清与四天无果其实是一条线索,让外界在加剧疑问的情况下,不得不对有无官商勾结进行猜想。如果再联想到之前一系列瞒报和“收买”等事件,我们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要求当地有关部门交代你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你们想做什么?

  事实再一次证明,几乎每一次矿难,其实都是责任事故。明知在信息如此畅通的今天,纸包不住火,为什么当地还要行“掩盖”之实呢?或许,“今年是地方政府换届年,出了事故不好办,请你关照一下”是最好的解读。原来,所有的责任、安全与民生,都不如个人的官位和前途重要。只不过,别人关照了你们,那又拿什么去祭奠那亡去的灵魂呢?靠什么去消解外界的疑虑,化解公众心中的愤怒呢? (堂吉伟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