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重访映秀师生:大爱铸就坚强(图)

2011年05月09日 19:4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重访映秀师生:大爱铸就坚强(图)
    汶川县映秀小学的曾国露(右一)与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4月1日摄)。据了解,新的映秀小学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还增加橡胶隔震支座、消能减震器和轻型隔断,足以抗击破坏力为9度的地震。 新华社记者 陈凯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3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中,震中映秀镇漩口中学成为一片废墟。记者当时随解放军第一批进入映秀时,亲眼目睹青年女教师刘艳艳带着初三毕业班的孩子们掏土豆、搭帐篷,在夜里唱国歌,以坚强的信念坚持到获救。3年过去了,刘艳艳老师和孩子们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新华社记者在临近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重访映秀师生,感受他们重生的喜悦。

  只过了短短三年,曾经满目疮痍的映秀已经变成了一座漂亮的城镇。漩口中学遗址被保留下来作为地震记忆,漩口中学也合并进入新建的七一映秀中学。这是利用特殊党费建立的一座美观的崭新学校,选址在岷江边一处安全的平地。学校里铺着崭新的塑胶跑道,国旗和党徽闪着光芒。

  刘艳艳老师的精神非常好,她在教初三班的历史课,正带着学生们复习迎接中考。刘艳艳说,现在的校园比以前好多了,地震之前,整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只有阿坝师专里有塑胶跑道,一般中小学根本不敢想象能拥有自己的塑胶跑道。“现在这个学校楼梯特别多,也特别宽,坡度缓,很利于疏散,出现紧急情况,学生可以从最近的楼梯疏散,我们很放心,很自豪!”

  三年里,刘艳艳老师的个人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她当了妈妈,和丈夫在都江堰市区营造了幸福的小家。刘艳艳高兴地告诉记者:“高速公路通了,从映秀到都江堰开车只需要16分钟,地震之前要翻一座小山,弯道很急,经常发生交通事故,每周只能回一次家。现在就不一样了,16分钟比城里人上下班用的时间还短!”

  中午,刘老师带记者来到食堂,记者看见初三一班学生汤思月,花6元钱买了一份套餐,有花菜、南瓜、红烧肉,装在锃亮的不锈钢餐具里。上了一上午的课,学生们都饿了,大口大口地吃着可口的饭菜。

  地震时刘老师带着的孩子2008年就初中毕业了,这三年里他们有着各自的经历。有的升学读高中,现正面临高考,有的在工地上开铲车。记者在映秀镇游客中心,见到了两名曾经的熟人:王莎和吴静。

  王莎在广东接受了3年职业培训,回到了映秀,担任一名旅游从业者:“3年广东的学习结束了,我是应届毕业生,找的工作就是在映秀镇当讲解员,我对地震时的状况和地震前映秀的概况都非常了解,对这份工作我能够胜任。”

  地震时王莎才15岁多,一转眼她今年快满19岁了。以前的腼腆变成了现在的健谈自信,她告诉记者,她有自己的长远职业规划:“地震给我们带来了灾难,同时它也让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既然我幸运地活下来,我就要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王莎的同学吴静现在是她的同事,她一眼就认出了记者:在3年前的5月14日深夜,记者和她烧好开水,一起给解放军送去,解放军没有要孩子们的开水,饿着肚子把晚饭送到孩子们的帐篷里。这个场景让吴静怎么都不会忘记!

  “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解放军,一想起他们当时冒着生命危险冲进映秀来救我们,我就不会放弃!”记者记忆里的小丫头如今都变成了职业女孩,闲暇时,吴静、王莎和同事们都会回想危急关头的一幕幕动人场景,她们从自己的经历中,领略到了坚强。

  地震来临的时候,刘老师和她的学生们没有惊慌失措,有序地自救,有序地撤离,更在3年时间里,用辛勤和汗水,用百倍的努力,回报着国家和社会的关爱。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