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燕赵晚报:不要让频繁矿难成为无因之恶

2011年05月17日 09:12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旦矿难发生,矿主仍首选瞒报。去年9月以来,云南省宣威市和镇雄县等地已连续发生8起煤矿事故瞒报。瞒报事故的矿主通常以高出事故赔偿标准的经济赔偿作为“封口费”,在利益驱使下,煤矿从业人员及家属不仅不愿举报,还会形成“同盟”,故意帮助隐瞒事故。部分家属将遇难矿工匆匆下葬,对警察称“人是病死的”,拒绝尸检。

  矿难不是新话题,但对矿难的反思却屡见“新意”。“部分煤矿从业人员及家属纵容事故瞒报”这个结论比较惊悚,大意是说矿难罹难者家属不仁不义,拿几个钱就不出来声张正义了,搞得瞒报屡屡得逞,因此家属等大致也算矿难的“胁从犯”,一下子,正义的面目变得模糊。

  其实,“封口费”恐怕也应该分门别类:比如政府公职人员、又或者媒体人士,他们拿的“封口费”是一种非法的职务行为,是依仗着强势权力拿公平正义与事主交易;而矿工家属拿的“封口费”则更像变味的抚恤金,人没了已属莫大的悲怆,谁又有权力要求其放弃物质补偿而肩负其虚妄的道义?

  信息年代,即便有了遇难者家属的配合,矿难也是封不住口的。为什么每次矿难之后,矿主们总是条件反射地首选“封口”、且屡屡近乎得逞?道理无非有二:一是人家平时“封口”的工作就做得天衣无缝,即便事发后不封口,拴在一根绳子上的部分监管者也会自觉主动地三缄其口;二是事发后,唯一不在利益同盟之中的就是矿工家属,此时的货币补偿既有息事宁人的意图,也等于昭告相关人士,此事的其余环节皆已“摆平”,拿不拿钱你看着办!

  罔顾矿难频发的体制土壤,奢谈形而上的道德批判,最坏的结果是让矿难成为无因之恶。

  家属拿的“封口费”纵容了矿难?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个见证奇迹的“封口费”一定比与矿工一同下井的领导还“给力”、比官煤勾结的顽疾还“穿越”、比被架空的监管制度还“神奇”。邓海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