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院士称修建三峡大坝是决策民主化的一个典范

2011年05月26日 11:21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国舫今天上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三峡修建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为主题与网友交流互动。

  强国论坛网友静言思之向沈国舫提问表示,2010年12月底,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项目组给出评估意见,称三峡工程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基本上没有超出“原论证”报告的预测范围,“原论证”报告预测的范围是多少,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沈国舫回答道,“原论证”报告的预测范围,我们以温度为例,增温的幅度不超过0.1-0.3度,这就是“原论证”报告中所预测的范围。经测定这个结果没有超出“原论证”报告预测范围。水面增加了,水的热容量比就会增大,可能对周围气候产生影响。经过实证,取水后实测的数据表明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也没有超过这个范围。

  交流中,还有网友提问称,为何很多专家强烈反对建三峡大坝?

  沈国舫回答表示,在专家层里反对修建三峡大坝的专家并不是水利专家,而是生态专家。他们认为修建三峡大坝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所谓的很多专家反对修建三峡大坝的观点是错误的。在所有大工程里面,三峡工程经过最民主的的决策过程,是决策民主化的一个典范。

  他说,从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修建三峡水坝这个希望,到1944年的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期间请水利专家来考察三峡的坝子,到解放以后要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1958年要上三峡大坝,但是觉得还不成熟,一直拖到了80年代国家才要求水利部以及400多名专家讨论和论证,到1989年重新做可行性研究。最后根据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在1992年经过人民代表大会表决的形式通过了这个项目。我国的所有工程里面没有一个项目是像三峡大坝这样经过几十年的酝酿、探讨、论证和可行性研究的。(记者 王欲然 蔡乔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