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现代豫剧宗师常香玉

2011年05月29日 09:1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现代豫剧宗师常香玉
常香玉(资料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04年6月1日,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永远离开了梨园艺坛,但她“戏比天大”的艺术人生,永远感动着喜爱她的亿万戏迷。

  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掖豫剧后人,她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永远馨香扑面。

  豫剧《花木兰》使常香玉风靡艺坛。她的唱腔舒展奔放,吐字清晰;她的表演刚健清新,细腻洒脱。她表演的豫剧《拷红》《白蛇传》《花木兰》《破洪州》《大祭桩》《五世请缨》等诸多剧目家喻户晓。

  从艺70年,常香玉把对豫剧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了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出生在河南巩义一个贫苦家庭,为了不当童养媳,9岁起随父学艺,练就了“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常香玉努力取百家之长,谁有长处向谁学习,包括其他剧种、门派。她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

  为了让戏“顺民心,反映时代”,她不守旧,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动手,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这些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强烈的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这些现代戏的探索,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正是凭着对豫剧艺术的执著追求,常香玉才成为现代豫剧一代宗师。

  1951年夏,全国上下掀起抗美援朝的热潮,作为新中国一名艺术工作者,常香玉日夜睡不着:国家有难,我能做点啥?想来想去,迸出这样一个念头:义演,给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捐飞机。如今这架名为“香玉剧社”号的米格15飞机,保存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里,先后吸引了500万人次的观众。

  当时,一架飞机需要十几亿元(旧币),对年仅28岁的常香玉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她卖掉了剧社的运输卡车,取下金戒指,拿出多年积蓄,作为捐献义演的基金,还把3个孩子送进了托儿所。半年时间里,她带领香玉剧社辗转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行程逾万里,义演捐款金额达到15.2亿余元,完成了捐献一架战斗机的任务。这件事,极大地鼓舞着当时全国军民的爱国心,也首次将豫剧推广到全国。

  唱戏先做人、无德艺不立,德艺双馨是常香玉一生的追求。常香玉和她领导的剧团一直坚持“三三三制”演出: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与常香玉不间断地到各地演出、广为传播是分不开的。

  由于常香玉为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党和政府曾给予她高度的评价。文化部为了表彰她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曾于1952年为她和梅兰芳、周信芳等7位表演艺术家颁发荣誉奖。1995年,她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劳动模范,同年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优秀文艺工作者。常香玉逝世后,国务院追授她为“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记者桂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