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湖北各地出招应对极端旱灾 打机井筑围堰(图)

2011年05月29日 16:11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湖北各地出招应对极端旱灾打机井筑围堰(图)
团风县举东抗旱工地现场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蕲春县横车镇新洲村地头,汩汩清水喷涌着,秧苗在明晃晃的日头照射下,透出片片葱绿。如果不是旁边干涸的蕲河水道提醒,你甚至会忘记这里也处在大旱笼罩中。

  面对连日来无降雨,新洲村村民在村委会的统筹下,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掘井自救。南方人并不熟悉的深机井,在这里已经打出91口,409亩早稻秧很快插了下去。

  极端旱情下,多种抗旱新举措,正在我省旱区被尝试使用。一股战天斗地的不屈,正在一块块龟裂的大地上延伸。

  掘地三尺村民打井灌溉

  蕲春,这个位于长江北岸的鄂东名城,在暑热中继续遭受煎熬。昨日,32摄氏度的高温再次让这里的大地流火——早稻受旱面积58万亩,已抢插33万亩,还有25万亩面临无水之渴。

  而横车镇新洲村的情形,让人依稀看到了战胜旱魃的希望。昨日,记者赶到该村田间,每隔几块田,便可见一台抽水机“轰隆隆”地从地下抽水,地上的秧苗葱绿。

  新州村位于蕲河边,往年旱期,村民都从河道里直接抽水灌溉。然而,今年开春后,蕲河水位猛退无水,村里697亩农田无水可浇。

  村支书胡锦旺想起当年在河南看到的情景:当地许多村民在田间地头打井取水灌溉。于是,村里发出动员令,号召村民效仿河南“田井取水法”,自力抗旱。

  胡景涛是该村第一个带头打井人,他说,这种井只需要花1000多元的成本,将一个小小的钻头在田头钻下十几米后,安上潜水泵,清泉喷涌而出。随后,村民个个效仿,短短几天就在田间打出91口机井。

  胡锦旺介绍,一口机井可连续灌溉15亩田,一台泵管用6年。村里决定,给每口井补贴200元。目前,村里409亩早稻秧插了下去,后期生长没了缺水之愁。

  打井取水,这种北方农村常用的抗旱方式,在孝感的部分旱区,也同样发挥着功效。

  云梦县吴铺镇位于徐家河灌区末端,农业生产抗旱水源主要依靠上游水库放水。昨日,记者在吴铺镇张马村看到,村民在取井水抗旱浇地。

  在村主任张安新看来,打井抗旱是被逼出的法子。他指着村旁修于上世纪70年代的水渠说:“要是这条水渠还能用,说不定不会犯这么大的难了。”干旱中,村民选择了最直接有效的打井取水。在一段不足1000米长的干渠里,记者看到3口机井。

  张安新称,这个有260多户人家的村子,约有80多口井,其中一半的机井用来灌溉。

  引江济渠把水送到末端

  “科学利用调度现有水源”,3天来,这是记者在旱区听到干部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对那些靠近江河的旱区来说,开足马力向江河要水仍是取水的第一选择。

  前日上午,记者来到黄州区长江岸边的东湖泵站外时,23台临时架起的大功率水泵正在作业。越过围堰,滔滔长江水源源不断地汇入泵站内。现场负责人刘小平和24名值班人员吃住在工棚里。“水泵从5月12号开始运转,24小时不停,一天可以抽起约60万方水。有了这些水,沿岸20多公里的村子,都能引水灌溉了。”刘小平说。

  在浠水县,自5月上旬开始,沿江的巴河镇、兰溪镇、散花镇相继架设、开启泵站提取长江水源抗旱。当地初步统计,至目前共开启5座泵站,灌溉21200亩水稻、12000亩鱼池。

  长河,是团风县的主要河港。大旱中,该河曾出现断流。前日下午,记者在团风县团风镇举东抗旱工地看到,长河内波光粼粼,7台大功率水泵正不断从举水河中抽水,补给到长河里。工地负责人罗双华介绍,水泵本月20号架起,每天取水量约20万方,沿线4个乡镇8万亩农田的旱情,将大大缓解。

  除了向江河取水,筑堰拦水也在黄冈多个旱区得以应用,全市目前筑起3650处拦河围堰。在位于团风县淋山河镇的冯家墩排灌站外,记者看到:长约60米的拦水坝巍然而立,顺着一段豁口,举水河支流沙河水流进排灌站内。

  这些引来的水流,如何保证到达沟渠末端?黄冈市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方建华介绍:“统筹协调,分段放水,做上游群众的工作。”在蕲春县,该县先后颁布两道命令,对全县所有水库和三大渠系实行统一调度开闸放水,实行先下游后上游,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并派出督查专班,加大渠道沿线督查力度,使得白莲东干渠的水送到了末端的彭思镇。

  “旱情还在发展,只能力争把灾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我们已经总结了十大调水方法。”方建华说。

  蔡甸区杨新村村支书早早准备组织村民提前蓄水 全村2600亩农田“不喊渴”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李庆 通讯员高池)在武汉市蔡甸区杨新村,因村支书早在去年就做好蓄水准备,全村2000多亩耕地全部完成耕种。

  昨日,记者来到九真山,杨树村位于半山腰,全村12个村民小组共有2600亩耕地,农田灌溉用水全部依靠一座小型水库和79口当家塘。在村子里,记者发现,水田里的秧苗长势喜人,几十口当家塘均有蓄水。

  52岁的村支书朱清国正在田边查看秧苗长势(如右图),早在一周前,全村800亩中稻全部如期下田。

  谈起抗旱举措,朱清国告诉记者,去年8月他在报纸上看到气象专家预计今年可能出现旱情,由于村里没有自然河流湖泊,朱清国便想到要早早准备。不久后,他在全村大会上要求村民做好蓄水准备。去年9月,全村1000多名村民开始挑着土筐,清理79口当家塘里的淤泥杂物,并对村里的水库实施护堤加固。春耕前夕,朱清国又安排专人值守水库,没有村里允许,不能私自开闸放水。

  经过4个月的蓄水,水库和当家塘共蓄水4000多立方。春夏连旱如期而至,村里安排村民集中春耕,所有农田的供水统一安排。“目前水库已经放水120小时了,供应了9个组的水田,还有蓄水近千方。”朱清国说,今年村里还想申请经费,组织农民出工出劳疏浚几口没有利用起来的当家塘,提高蓄水容量。

  蔡甸区农业局的负责人测算,杨新村蓄水抗旱,避免了近4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湖北5省3483万人遭受旱灾 国家工作组深入湘鄂指导抗旱

  楚天都市报讯 据新华社电今年以来,尤其是4月份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严重偏少,江河来水不足,水位持续偏低,致使部分省份遭受不同程度旱灾,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记者27日从民政部救灾司获悉,据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5省民政厅报告,截至5月27日,共有3483.3万人遭受旱灾,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元。其中,湖北、湖南两省受灾较为严重。

  5月23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湖北、湖南两省严重旱情,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深入两省实地查看灾情,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5月26日,财政部、民政部下拨55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其中湖北省有3000万元。

  目前,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均及时启动旱灾救灾三级响应,安徽省启动四级响应。湖北省下拨省级救灾资金1000万元,湖南省下拨省级救灾资金310万元。

  武昌三大水厂取水能力下降

  楚天都市报讯 开栏的话:持续的旱情不仅使广大农村受灾,也会悄悄波及到城市市民的生活。从即日起,本报推出“旱情冲击波”栏目,为您揭示旱情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记者黄宏 通讯员谢铭辉)旱情持续,长江水位连续走低,武昌区域水厂取水出现困难。昨日,武汉市水务集团称,从长江取水的平湖门、余家头、白沙洲等三座武昌水厂,最大取水能力比去年同期降低11.8万立方米/日,供需矛盾加剧。

  武昌白沙洲水厂有关人士介绍,由于水厂取水机组额定功率是固定的,江水水位越低,水泵扬程越高,取水量越小。目前,取水人员加强了对取水管道的巡视,及时排除水面浮渣,以保证取水能力。近几年,武昌地区发展迅速,特别是光谷新城成片发展,以及大学城的新建,供水需求不断上升,相对于汉口、汉阳,武昌地区的供水形势较为紧张,特别是受旱情影响,该区域供用水问题更加突出。

  汉口、汉阳地区可同时从长江、汉江取水,取水能力在区域内略有富余。但因武昌、汉口、汉阳为相互独立的供水系统,汉口、汉阳地区的富余供水量无法调剂到武昌地区使用。

  水务集团已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居民用水。据称,如果长江水位持续走低,武昌局部地区会出现用水困难。水务集团将视情况启动超低水位供水紧急方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