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韩长赋:要解决政府“要粮”和农民“要钱”的矛盾

2011年05月30日 1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30日电 “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接受最新一期《学习时报》专访时指出,从世界粮食供给形势看,依靠国际贸易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靠不住的。要依靠政策激励与价格引导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处理好产区和销区利益关系,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调动主产区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从而解决政府“要粮”和农民“要钱”的矛盾。

  韩长赋在专访中谈到了中国面临的粮食安全形势。他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从世界粮食供给形势看,依靠国际贸易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靠不住的。

  第一,世界粮食供给仍然偏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0—2011年度,世界谷物产量约为22.37亿吨,消费量将达22.78亿吨,产不足需。2009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发表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指出,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饥饿人口达创纪录的10.2亿人。2010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预测,2010年年底全球仍有 9.25亿饥饿人口。

  据《世界人口状况报告》,2000年到2010年,全球人口由60.9亿增长到69亿,大数增加了8亿,增长13.3%;同期粮食产量从20.66亿吨增加到22.8亿吨,大数增加了2亿吨,增长10.4%;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

  第二,国际市场调节空间有限。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5000亿斤左右,不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大米贸易总量为500亿—600亿斤左右,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 15%左右。2010年,受自然灾害及俄罗斯等国发布小麦出口禁令等影响,国际粮价一路飙升。这说明国际粮食市场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三,粮食问题是政治、社会问题,关系国家和社会稳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真缺了,世界各国都会采取各种应对措施,通过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等,先保自己。

  第四,我国的大国效应明显。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已成为国际贸易中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一旦国际粮价上升,我们进口成本就会加大。而且我们国家地域广大,即使在国际市场能够买到粮食,由于运距远、成本高,也不划算。13亿多人,一日三餐天天要吃,真要缺了也来不及。

  韩长赋称,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的连续7年增产,2007—2010年连续4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10928亿斤,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十二五”看,我国粮食生产可以说是有难得机遇,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

  韩长赋指出,目前“粮食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的矛盾仍十分突出,“要粮”与“要钱”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政府要粮食,农民要收益。目前种粮比较效益低,抓粮对GDP和财税贡献小。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需要做大量工作。务农种粮不划算是农民普遍反映的问题。由于比较效益低,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问题日趋严重。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比重高达 70%—80%,老人、妇女种地是普遍现象,有的地方 50岁以上的占80%。

  那么,通过哪些政策措施来解决政府“要粮”和农民“要钱”的矛盾?韩长赋称,保障粮食安全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在目前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还偏低的情况下,政府“要粮”与农民“要钱”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矛盾的,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平衡的。过去靠行政命令推动农民务农种粮,现在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要依靠政策激励与价格引导并举才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与此同时,要处理好产区和销区利益关系,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调动主产区政府抓粮的积极性。有了这两个积极性,粮食生产才能稳定发展。

  韩长赋指出,“十二五”时期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抓住关键环节,找准主攻方向,加大工作力度,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重点是强化五大支撑、建立五大机制:

  第一,强化土地支撑,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第二,强化科技支撑,建立科技兴粮的长效机制。第三,强化政策支撑,建立调动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的长效机制。第四,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农村人才教育和培养的长效机制。第五,强化制度支撑,建立有利于粮食生产体制创新的长效机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