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院士中的共产党员群体:科学先锋追求卓越(图)

2011年06月07日 09:5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院士中的共产党员群体:科学先锋追求卓越(图)
制图:蔡华伟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5月,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昆、吴孟超、李振声和闵恩泽的名字,命名了4颗小行星。获得这一特殊荣耀的4位大科学家,有着共同的身份:既是院士,又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有这样一个事实让人震撼:迄今为止,获得最高科技奖的18名科学家全部是院士,在这18名院士中,共产党员占了绝大多数,师昌绪、孙家栋、王忠诚、闵恩泽、吴孟超、王永志……一长串名字都有着一个相同的形象:既是杰出的科学家,又是优秀的共产党员。

  这绝非个案。“两弹一星”元勋中,带着共产党员的豪气和一身硬骨头,院士科学家和未来的院士科学家们写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一页。而不久前评选产生的“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分布在科研、企业、农业、卫生医疗、科普等领域,其中就有4位院士,而这4位院士中,又有3位是共产党员,在科研一线发挥着先锋和凝聚团队作用。

  追求真理的先锋

  作为顶尖科学家,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造诣,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水平。在院士队伍中,党员院士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既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发挥着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在为人治学方面,他们也同样秉承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时时树立典范。

  可敬的老共产党员、“助燃中国火箭”的李俊贤院士,这位83岁的老人,现在仍然一如既往地按时上班,他加班加点干工作的时间超过常人20多年的法定工作时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有人评价,尖端科技必有尖端水平的领军人物,领军人物必有超人的付出和奉献,超人的奉献必有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必定会造就伟大的事业。崇高精神从哪里来?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李俊贤院士用一颗共产党员的心,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祖国深沉的爱。

  “我们搞科技发明,唯一的动力就是报效国家”、“作为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理解自己肩上沉重的担子,努力工作,创新不已,造福国家”。耄耋之年的李俊贤院士,经常这样对身边的人说。如今,他仍带领年轻科技人员工作在一线。他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实验室、图书馆、车间里,同大家一起探讨和解决科研难题,在化学推进剂原材料和聚氨酯两大科研领域里奋力拼搏着……  

  50岁出头的马伟明院士41岁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他秉承“作为党和军队培养的院士,科技强军事业高于天”的信念,矢志报国、淡泊名利,长期致力于舰船电气工程领域研究,带领科研创新团队在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和电磁发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为国家科技进步与国防装备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电力集成”理论,先后攻克制约国家、军队装备发展的重大技术难关近千个,有20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国际领先”。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在年过九旬之时,每天还要坚持工作3个小时。往前追溯,新中国建立之初,当国家急需橡胶,他就参加和领导了海南和云南的橡胶宜林地考察,又同其他科学家一道发起了建立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倡议……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兴国,这位身为大科学家的老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科学理想和科技报国梦想,不仅跨越了空间也超越了时间。

  民族振兴的脊梁

  一名院士的成就往往反映在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上,这些成果往往于国于民关系重大;一名共产党员的品质往往反映在危急关头,创造奇迹。对许多党员院士来说,这恰恰就是他们的普通人生。

  刘先林院士几十年来不停拼搏的动力,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我国在很长时间里是欧洲精密航测仪器巨大的传统市场,由于我们研制不出精密航空测量仪器,许多外商向我们漫天要价,甚至把一些零部件拼凑在一起,高价向我们出售并不成熟的设备。眼见国家花大量外汇,买一些所谓的高技术产品,心疼啊!”这是发自一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切肤之痛。

  2007年5月30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绘科研项目——SWDC系列数字航空摄影仪问世,一举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个高科技产品不仅高程精度指标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领先水平,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花费不多,性价比高,可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水利、公路、铁路、城建、环保、旅游等部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持SWDC数字航摄仪研制的,正是刘先林院士。而这一年,刘先林已经68岁。

  几十年来,由刘先林完成或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不下10项,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这些成果结束了我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国家节省资金近2亿元,实现出口创汇200多万美元。

  “院士兵”臧克茂院士和癌症搏斗了近20年,但他的笑声更加爽朗。穿刺、活检、理疗、化疗……频繁的手术,导致血小板和白血球数量降到正常人的一半,体重骤降20多斤,尿频、尿急等症状不断加重。给研究生和本科生上课,为了不显露出异样,他会提前赶到教室,和学生聊聊家常。为了减少排尿避免尿血,他早上不喝汤水,只吃干馒头。尽管如此,病情仍然难以控制,经常下课铃一响就要匆匆赶回宿舍,换下被血浸湿的内裤。

  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常感到头晕乏力,一次洗澡时竟跌倒在浴室里,头部磕破,缝了6针。第二天一早,他戴上一顶大棉帽捂住伤口,照常出现在实验室。就在这样的状况下,臧克茂坚守教学科研一线,先后主持完成2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攻克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为陆战之王坦克配上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像刘先林、臧克茂这样的党员院士,在院士队伍中不在少数,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或是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他们以共产党人的意志和毅力,目光锁定与国家、人民最为紧要的科学难题和重大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

  为民服务的楷模

  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不独反映在攀登科学高峰上,也时时体现在与人民同舟共济、患难与共中。凝聚人们的心气,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在这一点上,很多党员院士用行动作出了示范。

  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多少年来,他始终把党的事业、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创造了中国和国际肝脏外科界的多个第一。他不仅是肝胆方面的“名医”,而且与人民肝胆相照。他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令人钦佩、感人肺腑,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在人们的眼中,他代表了高尚的医魂。

  有人形容,他的“这双手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把一万多名病人从人生的绝境中拉了出来,许多患者千里迢迢赶来,仿佛握一握它们,就看到了生之亮光”。而对吴孟超院士自己而言,他难以忘记的是55年前在党旗下发出的庄严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虽然8年时间过去,但人们依然记得那一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钟南山院士率先带领团队投入救治行动,组织广东医疗界开展非典防治研究,创造出国际上最高的存活率。在甲流防治过程中,他又带领大家成功抢救多例重症甲流患者,参与制定卫生部治疗方案。身为一名共产党员,钟南山院士不仅仅投身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年,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成为团队的主心骨。正是在他和同事们对病毒的有效防治下,社会恐慌情绪慢慢消退。 

  事实上,正是那些和吴孟超、钟南山一样永远铭记入党誓言的党员院士们,始终把群众的关切记在心上,始终为人民的利益尽力奔忙,才赢得了百姓由衷的赞叹,筑就了国家前行的基石。

  矢志创新 科技报国(短评)

  院士是我国最高的学术荣誉,也是终身荣誉称号。作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科技工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目前,在约70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700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大部分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中科院院士还是工程院院士,共产党员的比例都很大,是院士中一个比较主要的群体。他们卓越创新的学术思想、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敬业的人格品质,与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密结合、相映生辉。他们淡泊名利,以超强的韧性和耐力坚持科研工作;他们在科学技术研究中作出巨大建树,解决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他们以身作则,对树立良好的学术风尚起到了正确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这些院士党员身上,一直流淌着矢志报国的血,始终跳动着追求卓越的心。(记者 余建斌 蒋建科 赵亚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