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拟推预算绩效问责制 “三公”经费将公开

2011年06月25日 02:37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年来,政府部门资金浪费严重、资金使用不透明、决策失误率高居不下等问题备受诟病。对此,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政府于昨天召开北京市加强人大预算监督工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研讨会,今后本市将推行预算绩效管理问责制,政府部门乱花钱,相关责任人员可能面临撤职处分。今年本市党政机关的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情况也将适时向社会公开。

  焦点1

  预算绩效问责

  要通过问责来强化各部门的绩效理念和支出责任,尽快形成“谁办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机制。

  ——吉林

  >>市人大

  预算绩效乃行政问责核心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世雄表示,为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推进和落实,政府应尽快研究建立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以绩效为核心确定资金的投向和数量,对部门预算和项目预算的编制形成约束,将绩效管理结果作为下一年预算编制、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绩效管理结果好的部门项目,取消无绩效和低绩效项目。同时,市人大将促进政府加大预算绩效问责力度,加快制定预算管理问责办法,建立和完善绩效问责机制,把预算绩效问责作为行政问责的核心。

  吴世雄说,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过失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未达到相关要求,以致财政资金配置和执行绩效未能达到预算目标或规定标准的部门、单位及其责任人员,将实行绩效问责。对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的,视情节给予行政记过以至撤职处分。

  >>市政府

  问责强化各部门绩效责任

  常务副市长吉林表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绩效管理的进程、方向以及实际效果,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通过结果应用,促进各部门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的行政效果和公信力。

  在审计层面,吉林表示要重点关注公共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绩效,选择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专项资金或专题开展审计监督,敢于揭露损失、浪费严重或效率低下以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促进提高公共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时还要重点关注政府部门自身管理的效率性和效果性,揭露和发现政府自身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绩效缺陷,深入分析产生问题和产生缺陷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政府不断改进管理,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绩效建设责任。

  >>专家

  设立评估指标是问责基础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教授李保仁表示,现在争资金、争项目、讲排场却不讲效率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需要政府带头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理念,克服社会上存在的不讲绩效的思想,树立“要钱讲效、花钱问责”的理念。李保仁认为,设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才能使绩效管理、绩效审计和各方面的监督有依据,“现在你说你的,他说他的,应该有一个标准,大家形成共识,这样绩效问责制才有基础。”

  焦点2

  预算情况公开

  今年我们已经公开了58个部门的预算,基本涵盖了除涉外部门之外的政府组成部分和直属机构。

  ——吉林

  >>市人大

  “三公”经费将会适时公开

  吴世雄表示,本市将按中央要求,把政府所有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运营、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等方面的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特别是各部门的行政经费,包括出国出境、出差、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等支出,都要详细公开。财政部门将尽快提出公开的时间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级财政决算时,本市党政机关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公费出国、公款招待、公车消费)情况将纳入报告内容,并适时向社会公开。

  >>市政府

  多个因素导致预算公开难

  吉林表示,随着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在要求了解财政资金具体使用方向和内容的同时,也希望能够知晓财政资金的实际产出和使用效率。目前,我市已经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大力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今年已经公开58个部门的预算。

  吉林表示,虽然这几年政府推进预算公开的步伐比较快,但距社会各界的迫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其中既有思想认识不到位、公开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也有政府预算体系不完整、预算管理相关配套改革不到位等原因。同时,也有预算资金使用绩效难以评价和度量的因素。

  “有的资金分配出去之后,效率、效益到底怎么样无从知晓。”吉林说,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预算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专家

  公开就是最为有效的监督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要想解决预算绩效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机制性问题,需要做好几个转变,“首先是从权力本位转移到责任本位,你拿了这个钱就有责任花好”。第二个转变是从现在的内部监督转向社会公开,要透明。“不公开不会有什么效果,公开本身就是最有效的监督。”

  记者 孙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