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西藏军区60年为西藏发展与稳定建功纪实

2011年06月28日 20: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拉萨6月28日电 题:西藏军区60年为西藏发展与稳定建功纪实

  作者 黄嵩 张立军

  60年来,西藏军区部队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西藏的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繁荣西藏:敢教日月换新天

  “你摸摸这羊毛,又细又软,比我们原来的好多了。”在拉萨市林周县,50多岁的举荣村村民阿旺达吉站在自家两年前新盖的二层楼房前,坚持让记者感受一下新产羊毛的质量。

  阿旺达吉饲养的家畜新品种“澎波半细毛羊”,每只市场价比传统藏绵羊高出200多元。靠着良好的销路,阿旺达吉盖起了新房,把3个孩子都送进了大学。他说自己打心眼里感谢解放军。原来,饲养“澎波半细毛羊”的好主意,是人武部官兵帮他出的。

  在西藏农牧区,很多像阿旺达吉这样原本贫困的家庭,在子弟兵的帮助下,通过调整种养结构、开办家庭旅馆、外出打工,以及购买汽车搞运输等手段,踏上了小康之路。

  解放军进驻前,西藏无电站、无公路、无蔬菜、无石油、无机场、无光缆……而如今,西藏已经具备了现代文明的几乎所有标识。在一个个“之最”后面都有着同样的字眼:“××部队建,××年移交地方。”其中包括:中国最长的输油管道——长达2080公里的青藏输油管道线;世界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9万千瓦的羊卓雍湖电站;世界海拔最高、飞行难度最大的现代化国际机场——拉萨贡嘎机场;西藏广播电视事业奠基工程——拉萨地球卫星地面接收站;“世界屋脊信息高速公路”——“兰(州)西(宁)拉(萨)”、拉萨至日喀则、拉萨至林芝、拉萨至山南光缆……这些凝聚无数高原官兵血汗的“造福”工程,让整个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些年,西藏军区按照地方政府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及时调整参与地方经济建设长远规划,着眼传播技能、调整产业结构、新农村建设,要求各部队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从单纯解危济困向注重长远综合效益、从自主随机向制度规范、从传统支农(牧)向共建和谐社会转变。他们设立新农村援建示范点325个,建起科技兴农扶贫点900多个,在7个农牧区创建了8个科技种养示范基地,培育出66种适应高原生长的农作物和果树品种。

  和谐西藏:丹心妙手著华章

  刚下连不久,驻拉萨某团三连新战士刘新华就遇到一件想不通的事。去藏族群众家搞助民活动时,因喝不惯主人敬的酥油茶,便偷偷倒掉,事后被指导员狠批一通,说他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不牢,要他向老乡道歉。

  随着对西藏历史、驻地民风习俗、部队爱民传统的了解加深,刘新华终于明白,自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乎子弟兵的形象。

  西藏军区常年坚持开展学习民族历史、宗教政策、民族风俗、民族语言,以及尊重民族群众、尊重风俗习惯、尊重民族文化的活动。日积月累的教育引导,使一代代官兵对藏族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藏族同胞不会忘记,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这位扎根雪域高原35年的“门巴”将军,用自己高超的医术为西藏人民呵护着生命。他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海拔3700米以上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至今已为近千余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免费解除病痛。几十年来,部队为地方义务培训医护人员8569人,出动医疗巡诊组5788个,医治群众1588万人次,发放免费医疗卡11000余张,西藏自治区30%的人口纳入了部队免费医疗体系。西藏人民的平均寿命从解放初的35.5岁提高到现在的67岁。

  原察隅人武部部长叶栋梁,10年间走遍察隅的每个“野人谷”、“野人林”,请100多群僜人出谷下山,组织他们建起7个村寨,教他们做饭、建房、耕地、播种,手把手引导他们走向现代文明。

  昌都小学是驻军在西藏创办的第一所学校,也是西藏的第一所学校。弹指一挥间,18军的传人续写着历史。林周县原人武部副部长国杰拿出自己在高原工作17年的全部积蓄,在宁中乡堆林村创办了“国杰希望小学”,使160多名藏族学龄儿童离开牛棚马背与知识结缘。某山地旅炮团在林芝尼西沟开办的“鱼水学校”,老师是清一色的战士。据统计,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共援建“希望小学”、“帐篷小学”、“鱼水学校”、“春蕾女童班”和文化夜校近500所,有力推动了西藏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平安西藏:千秋社稷一戎衣

  西藏边防线山高路险,气候无常,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一代又一代的戍边将士用生命诠释着永远不变的誓言:“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

  人们怎能忘记,27年前,西藏军区原司令员张贵荣在山南边防检查战备工作,因突发高原性心肌梗塞,拉着马尾巴倒在边防线上,年仅49岁。

  人们怎能忘记,在一次边防勘察任务中,某边防团团长高明诚胸部剧痛,致命的高原肺水肿突然发作,12名参谋轮换背着团长往回跑,还没跑出河谷,团长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

  人们怎能忘记,2005年7月19日,山南隆子县干部群众200余人不约而同地为边防战士古怒送葬、请功。古怒是7月16日为救藏族战友次仁珠杰,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夺去生命的。这位年仅19岁、入伍19个月的边防战士,留给藏族同胞与战友的只有一份选改一级士官的申请书:“我志愿留在雪域边关,守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宁……”

  西藏军区领导告诉记者:从上世纪50年代进军西藏至今,已有5000多名戍边将士长眠在风雪高原。

  进入新时期,西藏军区官兵一心一意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推进军政、军民团结,为西藏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新的更大贡献。(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谢宏钰】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