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燕赵晚报:有微博形式更要有公开意识

2011年06月30日 11:52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背景新闻:南京规定突发事件1小时内微博发布 少讲官话雷语

  近日南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事件发生后的1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6月29日《现代快报》)

  相比于政府网站、举报电话、短信互动等信息公开方式,“微博问政”因其简练快捷,更容易提高效率,获得认同。以“微博打拐”为例,网友们零碎的、非专业的行动,与公安部门、媒体、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迅速形成舆论焦点,使官方看到了微博的强大力量。由民间到官方的微博运动,催生了“微博问政”的蓬勃发展。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已有2400余个政务微博,“微博问政”已渐成政府信息公开新趋势。

  政务微博越开越多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发挥作用就会成为一种摆设。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政务公开和信任发布也从来不缺乏工具和通道,微博只不过是众多工具中的一种而已。以政务网站为例,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硬性规定下,政务网站建设空前热闹,一时间呈“井喷”之势,数年之间,我国政府域名(gov.cn)下的网站已达3万多个,覆盖全部省级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以及98.5%以上的地市级政府、85%以上的县区级政府。但后续的发展,却难以令人满意,一些“最懒官网”、“最牛官网”使官网形同虚设,这样的官网固然很多,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信息公开作用,反倒招来群众不满,以至于危及政府形象。现在官方微博建设方兴未艾,在讲求数量的同时更应注重质量,否则就应坚持宁缺勿滥的态度。

  至于信息发布,同样难以令人乐观。比如,2005年末的松花江污染事件中,哈尔滨市政府出尔反尔,越描越黑;云南“躲猫猫”事件因政府新闻发布失误而导致突发变为危机。在其他重大突发事件比如很多矿难事故中,地方政府和当事人都没有及时出来发布信息,而是想方设法“捂盖子”。如此等等,引起了群众的极大反感,信息公开变成舆情危机,教训十分深刻。

  由此而言,信息公开的意识远远比形式更加重要。形式只是表象,意识才是核心。只有官员真正意识到信息发布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了主动性,才会不受形式的羁绊而承担道义和责任,让信息发布落到实处。(堂吉伟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