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时评:整治“评奖经济”从山寨“脊梁奖”开刀

2011年07月25日 16:43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共和国脊梁”评奖活动,因倪萍等名人获奖并由此引发的名人论战引爆网络,被网民戴上“中华羊蝎子奖”“山寨奖”等各种揶揄的称谓。网民对这类评奖活动,产生强烈质疑。(7月22日《西安日报》)

  其实,“评奖经济”是一个早就存在的事实。至少在近十年来,以交纳昂贵的费用参评各种名目的奖项,可以说如火如荼此起彼伏,规格之高、头衔之大,都可谓与时俱进前所未有。不信你到随便一个公司的办公室里问问,看看他们收没收到过五花八门的评选邀请,反正我曾与此经常照面。而这些“××示范企业”、“××十大英才”、“××创新人物”,等等桂冠的评选,大都有以下一些特点。其一,较高的评定级别,有的甚至打着国务院某某部委或其他部门的旗号;其二,大都与一个全国性的媒体挂钩,或以媒体为牵头单位。就像“共和国脊梁奖”,就是由《影响力人物》杂志社为主办单位的。只可惜连这杂志社,也是个未经登记的非法单位;其三,绝大多数的入围评定,都不是免费的午餐,少则要交几千元,多则上万甚至十几万元。如果参加颁奖会议,还会另收一笔数额不菲的会务费用。

  我以为,应当整治一切以金钱可以换来的评选。因为,当金钱可以通吃的时候,荣誉一定就是水货,就是欺世盗名的幌子。比如所谓“脊梁”,谁堪称共和国的脊梁?是几个演艺明星、著名主持?他们顶多是术有专攻的英才,说他们德艺双馨未尝不可,但要说成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脊梁”,这荣誉就有点水了。

  几个不三不四的单位,几名不三不四的人物,人五人六地凑在一起,再拉一张虎皮作大旗,看起来名头不小,其实是裹了自己吓唬别人,蒙事而已。“共和国脊梁”评奖主办方之一《影响力人物》杂志社,记者在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站的“新闻机构在线查询服务系统”上搜索发现,该杂志并未登记注册。而新闻出版总署一位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在系统中无法查询的媒体属非法媒体。”这就不难看出,敢于授予别人“共和国脊梁奖”的主办方,竟然是“山寨”的神圣,玩的是编造荣誉、掏钱卖奖的把戏。允许这类评选存在,就是允许欺骗存在,允许虚假存在,允许钱誉交易;它和钱权交易、钱色交易同属一类,只不过看着好看听着唬人而已。群众说其是“戳脊梁”奖,一点也不冤枉。

  这种评奖活动,现在大有蔓延之势。虽然这次曝光缘于一次偶然的名人舌战,但其实早已是暗流涌动,甚至不是暗流,而是明水滔滔。并且从商业领域,开始向文学殿堂、科研领域渗透,你只要交足费用,就能进京参加全国某某论坛并领取大赛奖项。难怪新华社记者说:“当前的各类评奖活动可以用‘乱象重重,真假难辨’来形容。” 乱象之一是浮夸蔓延,乱象之二是虚实难辨,乱象之三是请君入瓮,乱象之四是收钱发奖。因为混乱,才会给浑水摸鱼之徒留下机会——北京海淀警方今年破获的一起以“长寿之星”评选为名、半年内诈骗老年人超百万元的案件中,犯罪团伙正是打着“中国老年基金会”名义获取信任的。所以,若不将这些评奖活动彻底扼杀,真正地杜绝“荣誉腐败”,任凭草台班子搭台唱戏,就难免滋生出肮脏地交易来。(雷钟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