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美日欧各界热猜中国航母即将试航

2011年07月27日 04: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海试时间正日益临近,中国海军再次成为西方媒体密集聚焦的话题,中国首艘航母的技术水平、级别、部署区域是种种猜测的焦点议题。

  尽管中国官方和军方从未就航母试航做出公开表态,但西方媒体纷纷猜测,中国航母8月正式下水的“可能性很大”。中国航母正式亮相后将如何部署,更是周边国家及其他海军强国关注的核心。

  押宝海试时间:8月初

  在押注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7月1日下水失败后,西方媒体眼下又纷纷将其下水时间押宝为8月初。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7月24日称,通过远距离观察正在大连进行改装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估计中国第一艘航母“下水近在眼前”,时间“应该是下个月”。

  路透社22日也猜测说,改装的“瓦良格”号航母将在“数周内”进行海试。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21日的报道称,有中国“官方媒体”透露,“瓦良格”号改装工程“已接近完工”,将作为中国第一艘航母担负起海军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和直升机飞行员的日常训练任务。中国海军已公布了海军舰载战斗机训练等有关计划,涉及百余名学员,航母上非航空作战人员的训练工作也正“加紧进行中”。

  美国《赫芬顿邮报》7月11日报道称,“瓦良格”号将在8月开始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海上试航。

  该报道称,在过去的数月乃至数年中,工程人员早已为该航母安装了多种武器装备,而且这些武器装备已出现在中国国内许多军事论坛中。虽然不知此类航母相关装备信息是否属实,但足以引起外界尤其是中国邻国的强烈关注。

  更关心“中国怎么用航母”

  相较于中国第一艘航母的海试时间,西方媒体更关心的是“中国航母未来会怎么用”。

  日本《外交学者》称,随着中国第一艘航母试水时刻的临近,美国及中国邻国都在密切关注将由此带来的形势变化。

  该杂志分析认为,该航母将给中国海军带来三大战略转变:首先,中国将效仿20世纪初的美国,建立有全球活动能力的蓝水海军;其次,确保海底资源和有争议水域的相对优势;第三,阻止美国介入台海事务。

  该杂志称,非常现实的一点是,随着本国内在、外向经济的发展,中国对从非洲和中东进口矿产和原油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保障印度洋和马六甲航线的安全成为中国海军的重点。

  路透社称,尽管中国第一艘航母将主要用于训练飞行员和船员,但“瓦良格”号左右两舷各装有两套FL-3000N反导系统和两套730近防炮,将使之成为世界上近防能力最强的水面战斗舰艇之一。

  再卖给中国一艘航母?

  由“瓦良格”号的重生,英国媒体近日甚至引发了是否应将退役的直升机航母卖给中国商人的大讨论。

  路透社22日引述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亚太编辑詹姆斯·哈迪的话说:“中国人以目光长远及擅长工程改装著称。因此,尽管中国商人声称是要买英国退役直升机航母用于娱乐,但中国人完全可以将其重新改装为可继续服役的直升机航母,并用于南海的兵力投放以及应对台海局势。”

  但也有不少业内专家对这类猜测不以为然。能说流利汉语的英国军情六处前高官尼格尔·恩格斯特尔表示:“仅从技术层面来讲,将苏式航母发动机改装到英式直升机航母上就完全不值得,也不可能!所以,再谈其他担心就毫无必要了。”

  伦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军专家也表示:“退役英国直升机航母的价值相当有限,因为所有的敏感部件,如雷达、声呐及通信器材,全都被拆光了,剩下的只是造船技术。而中国造船业早已达到比这更高的水平了。”

  “不会左右中美军事关系”

  对于即将下水海试的中国首艘航母,美军方面虽没有表现出如媒体那般爆炒的热情,却也心态复杂。

  刚结束访华之行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25日在华盛顿谈及中美军事关系及美国的亚太军事战略时表示,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现在是、将来也会是支配力量。面对这一地区各种新旧问题,美国不会畏缩,将会不遗余力地维护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马伦表示,将扩展与亚太地区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合作:“我们希望在打击恐怖主义等方面与印度扩展军事合作,希望在军事演习和军事安全方面与菲律宾、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及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并与这些国家一起面对威胁其主权和安全的共同威胁。”

  有分析称,马伦此言,意在向可能威胁其亚太地位的中国传递某种明确的信号。

  与马伦的表态形成反差的是,谈到被渲染为威胁美军的中国第一艘航母,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罗伯特·威拉德上将公开表示:中国发展航母“并不意外”,而且“一艘航母不会左右中美两国的军事关系”,称“中国航母仅具象征性威胁”。本报记者 陈小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