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连日暴雨引发居民对社区防汛设施关注

2011年08月01日 08:01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进入主汛期,连续几场暴雨让不少小区居民“谈雨色变”。雨水倒灌淹地库致使车辆受损,雨水涌进地下室泡坏家具,小区内多日积水难退……暴雨不仅损害了居民的财产,更引发了公众对社区防汛设施的高度关注。

  问题1

  地下车库防汛设计不合理

  连续几场大雨,北京市不少小区的地下停车库都流起了“地下河”。调查中记者发现,这其中既有地库排水管没有接入市政排水管线、地库排水管细小排水能力较差等设计缺陷,同时也存在部分排水设施维护清堵不及时等。

  7月29日凌晨突降暴雨,直至中午雨还在下。在海淀区橡树湾小区1区地下车库,记者看到该地下车库的一个入口比地面低约一米,雨水顺着入口不断涌入。在该地库上方的屋檐下,雨水也不断流入地库。“如果这个屋檐长一点,这部分雨水就不会流进来了。”一居民称。

  在该地库自行车车库处,一个排水地漏已被堵塞不能排水,几个写有“抗洪”字样的沙袋堆放在入口处,试图防止水流进入。尽管有沙袋阻挡,过低的地势使得水流仍倒灌而入,自行车库处的积水约两公分。“现在还算浅,水深时能没过脚脖子。”穿着拖鞋的孙先生说。

  该小区物业公司一工作人员回应称,小区地库设计确有不合理之处,但一些居民“不自觉”将垃圾投入地漏也是造成其排水不畅的原因,“我们目前只能用防汛沙袋堵住大量雨水,并将在近期彻底疏通排水通道、延长地库入口屋檐。”

  问题2

  空调放置平台反成蓄水池

  不同于地下车库被淹,在几场暴雨中,一些家住高层的住户也没能逃脱暴雨带来的麻烦,因为其室外空调机置放平台没有排水口,平台变成蓄水池,业主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空调被淹。

  李女士家住石景山区金顶阳光小区,在该小区,不少业主都在盼望有关部门出面彻底解决空调被泡的问题。

  “安装空调室外机的平台没有出水口,不但正常使用时排水不便,一到下雨天,平台更变成了蓄水池。眼看着雨把空调淹了,却一点办法没有。”李女士反映。

  记者在李女士家中看到,她家的空调机放置在南阳台外一座宽约2米、深约30厘米的平台上,这座平台将李女士同邻居家的阳台相连。由于平台上并无出水孔,两台空调室外机底部已泡在雨水中。粗略计算,整个小区内有百余户业主受此影响。

  部分业主表示自家的空调室外机已经因雨水浸泡无法使用,多数住户选择切断位于平台的空调电源,以免造成误开空调后引起短路。“积水时间长了肯定也腐蚀平台,万一泡塌了怎么办?”不少居民担忧。

  该小区物业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称,小区部分楼体在防雨方面确实存在设计缺陷,但由于平台为保温层,业主提出的“安装排水管道”的方案并不可行。该负责人表示将加派人手,争取最快时间为居民平台排水。

  问题3

  沉降缝漏水致地下室被淹

  大雨为一些较低地势的小区带来了更大的考验。不少地下室、半地下室住户家中家具、财物多次被淹。据了解,大多原因是楼梯沉降缝伸缩,导致防水层被破坏。

  王大爷家住新新家园竹溪园6号楼3层,在同单元地下室还有一个储物间,但现在储物间已经没法用于储藏。“每天必查天气,提心吊胆地生活,生怕地下室哪天再进水。”

  据介绍,王大爷家地下室进水最早出现在2006年的一次暴雨时,“当时雨水顺着消防管进到地下室,将屋内不少电器和行李泡坏了。”之后地下室又陆续进过几次水,每次都造成很大的损失,“现在我们都不敢在地下室放东西了。”如今,王大爷的储物间中,只剩下两只水桶和一把簸箕,此外并无他物,“就是怕万一哪天再漏水,铲水用的。”记者走访中,不少居民都表示地下室曾经被水泡过。

  “不光我们,北京一些其他小区也是这样。”面对记者采访,该小区物业公司一负责人透露,每幢住宅楼都有一个沉降缝,而它会随着时间沉降,在沉降过程中会导致沉降缝伸缩,结果原防水层被破坏,“这才导致了居民地下室进水。”

  该负责人表示,将给伸缩沉降缝镀上一层起防水作用的浆,“我们已经和防水公司达成协议,雨季过后就开始对小区统一维护。”

  -业内观点

  社区提升防汛能力缺乏资金

  针对汛期多个社区曝出的防汛问题,最近,记者采访了多家社区开发商及物业公司负责人。大家一致认为,目前,社区防汛设施及防汛能力设计存在缺陷,要弥补这些缺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后期,物业公司更应加强对小区防汛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以有效减少暴雨为社区带来的灾害。

  据分析,目前,北京各小区在防雨方面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防汛设施规划建设存在缺陷,二是疏于维护监管,三是防水系统在长期没有得到良好运行的情况下自身老化,“这几个问题在各个小区普遍存在”。

  对于社区防汛问题的根本解决,不少业内人士纷纷喊难。一位从事多年物业管理的业内人士称,在住宅楼的设计方面,开发商没有防汛意识。“今年天气太特殊了,多家小区出现了从地下室和地库抽水、楼顶漏水等情况。特别是2000年前的老楼,防水层已经过了保质期。这对住宅楼来说是相当大的一个隐患。”

  据介绍,目前有些地库建得比较透光,只注重了舒适,却没有充分考虑到防备自然灾害。比如有些地库没有设计排水管线,或者排水管线太细无法对接市政排水管,这种升级改造就需要大量的资金。然而,业内人士均表示,目前的物业费中并没有这类经费。

  丰台区世华水岸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在目前社区的防汛水准下,必须提前准备许多防汛工具。比如每年6月底前,应准备好防御沙袋,一旦下雨就可立即让工程人员根据水位使用沙袋。另外,水泵也是必需品,可以为排水管线积水坑进行排水等。

  -部门回应

  小区雨水收集设施有望强制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总工程师王毅称,北京市排水系统按3年一遇而设计,也就是能够适应每小时36到45毫米的降雨。而目前城市的排水管网只有天安门等重点地区排水能力比较高,其他地区则较低,也就导致近几年会频繁发生积水。指挥部将联合各部门,从最初的管网建设、城市规划等出发,综合多方面条件进行治理,对其措施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对于一些地势较低的地区,王毅称将采取提前挖河道、分流雨水等方式规避雨水倒灌风险。对地下停车场等特殊地区的防汛工作,要加强对不同性质小区的相应管理部门防汛的监管,确保执行到位。

  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副主任何建平表示,如果能全面建立起合理的雨水利用系统,那么一年北京市能收集1亿立方米的雨水,是北京市民一年用水量的5%。

  对于前不久市委书记刘淇提出的要将雨水收集纳入地方立法,何建平称,“目前所有的小区雨水收集设施建设都是自觉完成的,一旦有强制措施,一方面可以加强社区防汛能力,一方面又能加强对雨水的变废为宝。

  -成功经验

  东高地街道收集雨水再利用

  目前,在海淀、丰台等地少数社区,已经先行采用雨水收集系统。

  丰台区东高地街道三角地一社区、三角地二社区和东高地社区3个社区围绕着一个花园,花园东侧就立着该区域雨水收集系统的标牌。

  据了解,该处雨水收集与再利用就在这些花草树木下。依据该绿地特点,利用自然坡度,汇集的雨水经过滤处理后储存于地下蓄水池,全年可收集雨水6000多吨。

  该处雨水收集系统不仅有效防止了内涝,而且变害为宝,提取后的雨水用于花园绿地植物的浇灌,节约了大量用水。(张淑玲 郑磊 施志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