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称官员要学会对"一般群众"说话 少点权力傲慢

2011年08月11日 07: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面对媒体,各级官员一不留神就会顺口冒出一两句雷语,并经网络媒体的传播“一炮走红”。

  近日,有媒体记者电话采访福建省长乐市环保局局长陈桂光,向其了解当地一家企业是否通过环境评估。该局长先称“检测报告是行业管理不能对外”,随后又突然激动起来:“你也不能打我电话,一打都打局长,局长很不值钱是不是……你随便的群众就打我电话……”记者问:一般群众不能给你打电话是吗?对方答曰:“当然不能打电话,我的私人电话为什么要让你打?”

  据《中国青年报》8月10日报道, 长乐市委已对陈桂光作出停职的处理决定。

  当地那家企业和环保局到底是什么关系,环保局局长为什么不愿意将监测结果公开,此间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我们暂且不论,该局长对待“一般群众”的态度就耐人寻味。

  我们的官员大多数都在闭门会议中讲话,都是面对其他官员,或自己的领导和下属,很少面对“一般群众”发言。偶有公开场合发言,都是事先准备好材料,说一些不痛不痒、很安全的“官话”。许多时候,不管官员发言水平如何,主持人都要求到场的“一般群众”用热烈的掌声“感谢××领导精彩讲话”。因此,很多时候,“一般群众”给领导的掌声是因为官员的身份,而非讲话的厚重和个性。一些官员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在公众面前说出让民众满意和信服的话。这一素质的缺失,使得一些官员无所适从,不时有“雷人”“雷语”冒出来,“史上最牛官腔”不断易主。

  媒体记者是“一般群众”,但媒体记者又不是普通的“一般群众”,因为媒体记者背后代表的是公共利益。不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政府机关,都必须接受舆论的监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使用,保证经营的合法正当。在“人人都是记者”的“微博时代”,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必须学会对“一般群众”说话,而且要以真实诚恳的态度对“一般群众”说话。

  有网友说,在现实中,被记住的官员“雷人”语录并非因为其可爱、纯真、坦率,而是触动了社会神经的一种条件反射。那么,对“一般群众”的诉求是回避、推脱、敷衍、塞责还是热情对待、诚心解决?对代表“一般群众”的媒体记者所进行的公共监督是反感、打压、掩饰还是公开透明、坦诚相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体现了一个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平高低。

  请官员们少点权力傲慢,拿出真实诚恳的态度,学会对“一般群众”说话。(桂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