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60年间中国救捞从薄弱到壮大 立体救援正形成(图)

2011年08月24日 10:15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0年间中国救捞从薄弱到壮大立体救援正形成(图)
出水的“南澳一号”文物
2007月11月22日,西沙、南沙大救援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60年前,中国救捞力量薄弱。从1951年的10余艘小型平驳发展到目前的200多条专业救捞船,海上专业救助飞行队10年间从无到有,300米深潜水工作母船如今已开工建造……

  救捞力量壮大,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生动写照。

  从“南海一号”到“南澳一号”,古沉船打捞开创了我国水下考古新时代

  科技创新:百年梦想今朝圆

  2007年12月22日,阳光灿烂。

  上午11时40分,时间在这一刻定格:随着装载“南海一号”的巨大沉箱缓缓浮出水面,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结束了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历史!12月28日,“南海一号”沉箱被顺利拉移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打捞工作就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南海一号”在海底已沉睡了800多年,船体已非常脆弱。如果采用传统的考古打捞方式(先取器物、后取船体),将会对沉船文物造成“二次破坏”。

  “南海一号”打捞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创新,整体打捞方案是前无古人的思维创新。救捞系统的技术人员百折不挠,迎难而上,历时9个月,先后攻克了沉井设计制作、沉井静压、底梁穿引、临时码头建造、起浮装船、拉移进宫等技术难关,取得了打捞工程的胜利。

  整体打捞古沉船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在打捞界也是首创。有“水下考古之父”之称的美国专家乔治巴斯在观看了整体打捞方案的模拟试验后赞不绝口。

  据介绍,此次工程采用的利用沉箱完整打捞沉船及船内文物的施工技术,荣获国家文物局2009年度“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中国航海科技奖”一等奖。广州打捞局因此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了解“南海一号”打捞过程后表示:“我为‘南海一号’的成功打捞和文物发掘保护工作感到自豪。”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称赞道:“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向世人充分展示了我国专业打捞力量的雄厚实力和进取精神,这一壮举也为世界打捞史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目前,广州打捞局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正在广东汕头打捞古沉船“南澳一号”,已经出水文物数万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