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河南淅川移民搬迁:感伤旧家园 期待新生活(图)

2011年08月25日 10: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河南淅川移民搬迁:感伤旧家园期待新生活(图)
一位村民站在家乡房屋的废墟上眺望远方。贾真真 摄
就要搬走他乡了,村民张建忠有些伤感。贾真真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南阳8月25日电 题:河南淅川移民搬迁:感伤旧家园 期待新生活

  作者 贾真真

  “离家十里地,必是外乡人。”70多岁的张保坤老人坐在老宅门前,念起一句老话。院里院外到处是乡亲们拾掇家当的忙碌身影,推土机已经在搬空的房屋旁隆隆作响,村子里废弃残破的房屋随处可见,走几步便是残砖废瓦。贴有户主名字的搬迁卡车一辆辆停在路边,移民们的脸上有期望也有伤感。

  24日,记者在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张庄村看到,这里的村民们正在为8月25日的迁移作准备。25日一早,村民们乘车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家乡,因支持南水北调工程而移民他地。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淅川县境内最后一批集中移民。

  近几日,张庄村来了许多人,有远乡赶来帮忙的亲戚,也有来自政府的搬迁帮扶队。村子里到处是红艳艳的字报和旗帜,现场内外有数不清的人在为搬迁而忙碌。

  最后一批张庄移民共312户1192人,将迁至距家乡300多公里远的河南省襄城县王洛镇的移民新村。

  村民张建忠今年48岁,为搬迁,全家人齐上阵,已收拾十多天家当了,牲畜和房屋组件均一一贱卖。提起离乡,他的眼中透出些许伤感:“虽然新村条件好,搬家也有政府帮忙,离乡背井还是有些难过。我感觉社会关系是最大的损失。我的很多亲戚都搬往不同的市、县,以后来往起来不像以前那么方便了。”

  令张建忠担心的还有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方言不通,与当地人不好沟通。“但为了大局,我们愿意搬。”这是许多移民面对媒体讲的一句话。

  拾掇着家什,张建忠又看到自家土坯房墙壁上女儿数不清的奖状,立刻一脸的自豪:“这都是女儿上学时获得的奖状。现在,女儿已经考上了襄城县一所高中,教育和住房方面我们不担心,政府都给了很多优惠。到了新家,政府也批给土地,工作相信也能解决。”

  据南阳市移民局副局长刘贵献介绍,丹江口库区河南境内16.2万农村移民中有六成在南阳就近安置,其余则迁移到河南本省的平顶山、漯河、许昌、新乡、郑州等地。这是遵循2004年中共河南省委员会作出的“河南移民全都在省内安置”的决定。

  张庄村也有许多人是二次搬迁。村民徐国汉幼年时,因丹江口水库的建设,曾随父母从老张村搬至此地,三十多年后又将携一家五口迁至许昌。

  “2003年国家下达停建通知,我家房子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是危房,但不能修建,我们家在帐篷里住了一年。”徐国汉说,村里也有新盖没几年的房子,但也要舍弃,“村民们为搬迁真的付出很多。”

  据资料显示,从2008年开始至今,处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河南省,共进行农村移民190批次15.27万人。剩余0.94万移民将采取淅川后靠、投亲靠友分散安置、郑州市社区安置等方式完成。截至10月底,16.2万农村移民将全部搬迁完毕。

  一个县16.2万移民,超过当年黄河小浪底移民最多的新安县,也超过三峡库区农村移民人口最多的万县市。淅川县移民占有量和动迁人口居中国第一,搬迁批次、规模和强度超过了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工程。当地官方称,这是中国和世界水库移民史上前所未有的。

  24日的夜幕笼罩张庄村时,村民们纷纷搭起帐篷。这一夜,是村民们和家乡的最后一次“亲近”,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他们的家乡将被丹江之水淹没。

  25日黎明来临后,村民们乘车出发前往新的家乡——河南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庄百万】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