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各地公务员收入差别大 专家称涨工资是公平需求(2)

2011年08月30日 05:4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激励问题难解决

  但同一地区公务员工资“一碗水端平”后,激励不足的问题又会浮出水面。“现行的工资政策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一位公务员说。

  传统意义上的公务员,说白了就是一种终身制。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改革过程中,为打破公务员终身制,引入了灵活的管理制度。

  英国从1980年代末就实行了执行局管理体制。执行局是设在部门内部的准行政机构,负责人是首席执行官。执行局实行经理(负责人)负责制, 经理职位向全社会开放,竞争录用。

  这种体制是把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竞争法则引入公共行政执行中,以改变政府部门的行政绩效和运作效率,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在学界认可度较高。

  “由于执行局是一个行政执行实体,名义上实施的是聘用制管理,其运作不同于传统的政府官僚制管理方式,在行政执行运作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市场机制。如果绩效好,就给高工资;如果做得不理想,聘期结束时就可以解聘。”刘旭涛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

  在中国,对公务员实施聘任制,深圳是第一个吃螃蟹者。

  2010年2月, 深圳市正式启动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用3年时间(2010年—2012年),分步组织实施,将原有的“大一统”管理模式划分成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69%的公务员将被划入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中。进入行政执法类(比如公安系统)和专业技术类(比如气象部门)职位的公务员实行聘任制。同年3月,深圳组织了第一次聘任制公务员公开招聘。按照分类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考生考上后按报考职位明确的职务(职级)和薪级订立聘任合同。

  “从我国目前要解决的问题看,强调更多的还是部门之间的公平,政策当局担心开了口子容易引起问题,但是将来公务员干多、干少和干好、干坏,在工资上还是应该有所区别。” 刘旭涛说。

  不久前,上海浦东新区开始试点聘任制公务员。此次在用人体制上实现了两项重大突破,一是实行了合同制管理;二是实行协议工资制度。聘任的公务员不执行有关公务员职务任免规定,不再有科、处、局等职级。在薪酬待遇方面,参照市场同类岗位同类人员的薪酬水平,并兼顾政府机关的实际情况,双方协商确定。

  但新的质疑随之而来:公务员是否可以实施绩效工资考核?

  嘉宾

  刘旭涛 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车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胡仙芝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内蒙古科技大学校长助理

  李辉(化名) 山东某县公务员

  公务员是否该涨工资?

  该涨

  胡仙芝:在CPI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公务员的工资也应该同步上调。《公务员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第七十六条规定:“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任何人都有权利分享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果实。不能因为他是公务员,就要他不能享受同步增长的成果。

  现在CPI的指数增长那么快,相对于全民的平均水平和物价消费,公务员的实际收入相对下降了。稍微做一个调整,保证其工资相对水平不下降,这也是公平的需求。当然,怎么涨,涨多少,需要进行合理调查和测算。调整公务员工资也必须在合法的程序和范围内进行,绝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可以随便采取的行动,必须是一项严肃的法律或政策调整行为。

  李辉:就我们县的情况来看,当然盼望涨工资了。因为按国家规定的津补贴的水平,我们还没有达到。

  不该涨

  张车伟:公务员工资,现在主要是规范的问题,涨工资好像有点太刺激了,不是很合适。现在一线工人的工资水平也不是很高,他们涨工资的呼声更高。毕竟有的公务员拿的工资并不低,尽管有的公务员工资比较少,主要也是由于各地的津补贴差别比较大造成的。

  两难选择

  刘旭涛:这届政府在是否涨工资上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不涨工资,物价上涨,公务员肯定不乐意;如果涨工资,老百姓又会说政府不亲民了,毕竟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还没完全解决。这是一件两难的、很纠结的事。这个社会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低收入人群还比较多,贫富差距依然很大,所以,政府在给公务员涨工资时还是很谨慎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段红彪】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