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时评:“万人送书记”归根结底是一种马屁文化

2011年08月30日 08:44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19日晚,网上有一段视频显示,河北张北县委书记李雪荣调任张家口市副市长,上万群众自发到县委大院门口送行。一直有人怀疑群众送行“自发”的真假。据《齐鲁晚报》29日报道,有参加送行的秧歌队队员透露,她们是接到上头通知赶去的。

  归根结底是一种马屁文化

  群众“被组织”去给离任官员送行,固然制造了假的万民相送的伪民意;就算群众是自发相送,也不过是偶尔的情绪表达,不具备任何政治上的认识价值。

  自发的“万人送”,没有官方组织,也不过是一种堂而皇之的马屁文化。在现代民主政治中,人民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对官员去就降陟具有决定作用。民众是政治的参与主体,拥有评价、选择、表决的权利。而“万人送”是一种前民主政治的社会景象,民众处于政治之外,能够做的就是围观、起哄,对所谓能吏清官奉若神明、感恩戴德,实际上是拍拍马屁,以图好报。(杨于泽)

  还情的“万民伞”

  李雪荣未必就是这场表演活动的导演,可以肯定地说,李雪荣应该是被动地被裹挟进这场表演活动的,但他一定会很享受这种表演。问题的关键是,究竟是谁导演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表演活动?换言之,究竟是谁有着如此强烈的“万民伞情结”?是谁这么喜欢参透把握领导的心理,能够及时地指挥和导演群众送上一柄无形的“万民伞”?

  《糊涂世界》指出:“(清代官员)在任时第一要联络绅士,要晓得地方官这些万民伞、德政牌,并不是百姓送的,百姓一样出钱,却亦不能不出钱,出钱之后,绅士来还官的情。”那么,在河北张北县的“万人送县委书记”事件中,谁是“还情”的“绅士”?为什么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二百年,当今的“绅士”们还有着如此强烈的“还情”心理?(辛木)

  谁是幕后导演值得一查

  实际上,场面的过于“感人”,就足以让人生疑。李雪荣即使在当地确实做了不少实事好事,然而这对于一个官员,也不过是应尽的职责,而且,实事好事的办成,也并非是一人之功,这不过是常识而已。况且,“虽说县城变得漂亮了,但物价却涨了好几倍,这几年,西红柿价格涨了七倍多。”只考虑到物价与百姓生活的密切,平民百姓送别一个官员,大概也不会狂热到如此程度。

  如果这是李雪荣有意无意的安排,自然是其官德人品问题。如果是属下的拍马,那么,也必然是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李雪荣也难脱干系。显然,无论于李雪荣本人的未来仕途,还是于张北县的官场风气,“”疑系导演,都值得一查。(钱夙伟)

  美化权力弄巧成拙

  从县委书记溢于言表的激动中可以窥见,对这张情感牌,他是不知情的。这样一分惊喜,虽有自发的因子,但权力插手的痕迹,让其间的真诚与共鸣感消弭殆尽。锦上添花不成,反将其推至漩涡的中心,这一结果,恐怕和当初拍摄《县委书记》的视频MV一样,是那些权力推手们所始料未及的。

  权力导演了这么一出煽情戏,这背后的逻辑似乎是,一旦美就要美得彻头彻尾,一美到底,绝不能虎头蛇尾。书记干了实事,权力想要美化,所以,即便是他转身离去的背影,也都得簇拥着掌声与鲜花。由此,我想起了另一种送官,是打黑除恶庆送贪官,送“瘟神”,场面之宏大,完全不输张北县,只不过,那种送,是那么的纯粹、质朴而又不修边幅。 (熊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