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闻发言人去行政化不可行

2011年09月09日 18:22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近日举办的第八期全国新闻发言人业务培训班上,一些学员主张,新闻发言人应当脱离行政身份,走向职业化。作为培训教师的清华大学教授史安斌认为,中国按照“官阶”设置新闻发言人,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由官员兼职型新闻发言人过渡到具有媒体从业经验和传播素养的“专业新闻发言人”的时机已经成熟。

  史安斌教授和一些学员提出这一设想,主要是鉴于中国新闻发言人普遍媒体经验不足,传播素养欠佳,希望通过全面、系统的职业化历练,提高新闻发言人的专业水平,强化其“答记者问”的能力和技巧。从这个角度看,主张新闻发言人走职业化道路,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不过,“不会说”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实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面临的另一个更要紧的问题是,新闻发言人大多“不好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闻发言人大多不参与行政机关的重要决策和实务操作,有时对一些核心的权威信息掌握得并不全面,当被问及有关重要决策和实务操作的具体问题时,他们不是不敢说,而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很容易给人留下敷衍塞责、虚以应对的不良印象。

  以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为例,你可以说王勇平的专业水平不够高,抗压能力不够强,“不会说”的缺点显而易见,但王勇平更大的问题却是“不好说”——他没有参与动车追尾事故处置的有关决策,在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前,他获得的关于抢险救援的权威信息并不多,对于现场救援的许多问题,他只能匆匆请教有关救援人员,有些十分敏感的问题,他自己也很难从专业角度加以理解。王勇平的悲剧,主要不在于他因专业水平欠佳而“不会说”,而在于他因不参与重要决策、不掌握核心信息而“不好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克服新闻发言人“不会说”的困难,是一个形而下的技术性问题,克服新闻发言人“不好说”的困难,则是一个形而上的制度性问题,后者显然比前者更重要。要保证新闻发言人“敢说”并知道说什么,需要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加大赋权”改革,赋予新闻发言人参与重要决策和实务操作的权力,或者由有权参与重要决策和实务操作的官员担任新闻发言人。这样,新闻发言人才能在面对媒体和公众时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及时、全面、如实地发布公共信息。

  强调新闻发言人走职业化道路,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使新闻发言人成为一种以严格标准、明确规范予以约束、保障的职业,的确是今后的一个方向。与此同时,必须强化,而不是弱化新闻发言人的行政色彩,通过提高“官阶”、加大赋权,进一步强化新闻发言人在行政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新闻发言人“好说”、“敢说”提供坚实的权力保障。归根到底,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务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发言人理当是行政体系中的重要官员,所谓新闻发言人“去行政化”、“脱离行政身份”,实在是一个断不可行的馊主意。(潘洪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