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上海特警反恐演练:狙击手50米内命中3毫米刀刃

2011年09月14日 15:38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海特警反恐演练:狙击手50米内命中3毫米刀刃
特警队员在完全隐蔽的情况下使用拐弯枪射击命中目标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在爆炸中穿越障碍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单手换弹匣,子弹会拐弯,空地协同火力覆盖……今天上午,上海警方在宝山区举行特警反恐防暴综合演练。这也是上海特警近年最大规模的一次技能和装备展示。

  单手换弹匣

  上午10时,两枚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演练开始。首先演练的是特警持枪战术、小组配合战术和突发状态应变射击等一系列极为考验特警队员个人和小组战术素养的科目。尤其是突发状态应变射击,8名特警队员手持“92”式手枪,在高速射击中快速更换弹匣,随后左右开弓,双手互换快速射击,令人眼花缭乱。

  接下来的一幕相信很多读者都在警匪片中看到过,8名特警队员模拟右手负伤后,换为左手持枪射击,同时还要完成单手更换弹匣的高难度动作:射空的弹匣从枪把处退落的一瞬,新的弹匣已准备到位,特警队员一迎、一抖,已经完成换匣上膛,继续射击。

  据警方介绍,这一新科目还是首次亮相,目前已经被运用于上海特警日常射击训练中。

  特警并不是男性的天下。“女警霸王花”同样身怀绝技。在接下来的近距离快速射击科目中,女特警队员在10米距离内,先后从口袋、腰部、腿部等不同藏枪部位快速拔枪、一枪命中目标。

  子弹会拐弯

  实战处置中,如何在身体隐蔽的条件下实现有效的射击,一直是各国警方实战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拐弯枪射击”科目正是上海特警采用的一种全新战术。

  演练中,来自浦东、卢湾、徐汇、普陀、闸北、杨浦、松江、奉贤8个分局的特警队员完全隐蔽在掩体后,手捧一把枪管拐弯的“另类”枪支,根本不用露头,就可以通过CCD瞄准系统进行观察和锁定射击。

  长短枪组合射击项目则考验的是特警队员快速连续射击的技巧。参加演练的4名队员都是特警总队直属突击支队的领导。随着一声令下,他们在8秒钟内用05式轻型冲锋枪和92式手枪完成了12个目标靶位的射击,48个目标全部命中,无一漏靶。据了解,这一科目是近几年国际警察运动射击比赛科目,体现目前国际上警察实战射击训练的发展趋势。

  移动中射击

  子弹不长眼,实战中激烈的对抗很可能出现误伤,不经历考验的特警队伍注定无法成为一支成熟的反恐队伍。今天演练中最为危险的科目——“战术移动射击”就是针对这一要求而设计的。

  一辆特警装甲车远远驶来,一支5人组成的攻击小组迅速下车,利用装甲车为掩体,在观察中推进至模拟房屋门外。按照要求,攻击小组将采用拐角战术、掩护搜索、交替推进等配合动作,对屋内恐怖分子发起武力攻击。

  在破门的一瞬,特警队员互相掩护迅速进门,枪声响成一片,场面极度惊险:为了提高攻击速度,特警队员都采用移动中快速双击的射击方式,后侧队员负责实弹掩护,这极大地考验着特警队员瞬间判断、瞄准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据警方介绍,这一科目训练难度很高,已被公安部确定为全国公安特警“夏季练兵”汇报演练的参演科目。

  空中吐火舌

  在直升机配合下实施空中火力压制,也是特警苦练的一项基本功。在空地协同火力压制科目中,直升机上的特警队员配合地面装甲车上的特警队员同时开火,对恐怖分子据点实施摧毁打击,一时间火舌齐吐。这样的集中火力覆盖,一般都是针对最凶残的恐怖分子所采取的非常手段。

  接着亮相的全地形车,也是近年来特警全新装备的特种车辆。全地形车具有高度机动、适应复杂地形等特点,是目前世界各国特种部队普遍使用的装备。特警队员娴熟地驾驶全地形车作出侧轮离地、上下台阶、腾空飞跃等高难度动作,同时在快速移动中开枪,命中目标。

  狙击手是警方处置劫持人质事件的法宝。演练中,2名狙击手手持的我国最新型7.62毫米和5.8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引人注目。根据要求,他们必须分别在200米距离内射击可乐罐,100米距离内射击鸡蛋,50米距离内射击匕首,而且必须全部命中,方能合格。随着令下枪响,可乐罐抛飞,鸡蛋碎裂,厚度仅3毫米的匕首刀刃也被一枪命中弹飞。(首席记者 潘高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