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时评:为何总被“草根歌声”感动

2011年09月15日 14:1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通州一家饭店的烤串杂工小沙,改编并演唱的《加州旅馆》在网络热传,6天内已有270多万条点击。此歌激起众多70后、80后的共鸣,网友发帖鼓励其称“有梦想谁都了不起”。(9月14日《新京报》)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专业的弹唱,也没有成千上万的粉丝欢呼雀跃,可烤串杂工的一曲改编版《加州旅馆》却赢得了无数的赞誉和鼓励,感动了很多人。这大概是因为他通过改编歌词所表达的愿望与梦想,恰恰契合当下社会众多追求梦想者的梦想底线,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于是产生了一种共鸣。

  就像旭日阳刚,他们当初之所以风靡网络,盖是因为两人在出租房内,光着膀子,自弹自唱的无奈背景,那种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放弃的梦想追求,使得他们俨然成了农民工群体的代言,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代言,一种追求新生活的一种代言。如果他们没有农民工的身份,或者小沙没有烤串杂工的背景,他们的歌曲可能根本无法获得这么多关注。也就是说,焦点不在唱什么,而在谁唱上。

  我们为什么总是被这种歌曲所表达的沧桑与梦想所感动?大概是因为我们也跟他们一样,有着梦想,有着追求,却在现实中遇到各种碰撞。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人生,关系到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未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农民工歌手以及烤串杂工的歌曲所表达的积极姿态,正是这种激励的现实版本,它唤醒了更多同命人内心深处潜藏的不屈火花,传递一种困难面前依然保留希望的动力源泉。

  这似乎是一种感情或者希冀表达的途径,我觉得,当人们被感动的时候,相关管理者似乎也应该有所觉悟。当某个群体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一种感情的时候,说明,社会现实中是存在诸多不足或者需要提高的地方,就像那句“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那份苍凉何尝不是对完善社会保障的期盼。

  我们的社会,应该尽可能给那些心怀志向者提供各种可能实现梦想平台的,每一个渠道都是健康的,都是成熟的,大家也就不必躲在出租屋里或者烧烤店里,抱着吉他,弹出那种像雾像雨又像风般的梦想与希望。(傅万夫)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