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超一半大陆海岸线人工化 海洋开发急功近利(3)

2011年09月18日 11:19 来源:新华网-瞭望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向海洋发展我们干什么”

  沿海C县发改局局长徐文龙打开该县的海洋发展规划图,指着四个小岛所涉海域,告诉本刊记者,“这四个岛连在一起,大概是4000亩的围垦面积。东南边可以安排一个5万~1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码头,或者两个5万~8万吨的液体化工码头;北边可以摆放4个5万吨的煤码头;西边将修一座联通陆地的跨海大桥。利用四岛开发带动两翼临港产业,陆海联动。”

  对于搞大港口的资金问题,徐文龙并不担心,“现在,国内高速公路已经大部分完成了,省级以上的高速公路投资公司正在积极向港口进军。这些公司说了,除了缺项目什么都不缺,十年二十年不赚钱也不要紧。”相邻的B县已经走在了其前面,某内地高速公路开发公司为B县正在围填的港口项目投资100亿元。

  4000亩只不过是C县向海发展的一部分。按照该县规划,2020年要完成6万亩围填海任务。现在,徐文龙最头疼的是,海域使用证国家还没有批,“我们发展海洋经济遇到的问题,就是这海域使用认证太麻烦了。”海洋部门管用海,水利部门管筑坝,国土部门管用地,环保部门管环评在其看来,且不说能否通过,就是通过,正常审批至少需要6年时间,“到那时,黄花菜都凉了。”

  “申报工业用海,还要事先把所有项目作假编造好,何必呢。所以,只能报用途为种植和养殖的农业用海。”他解释说,如果报产业用海,要交每亩3万~5万元的海域使用金,而报农业用海一分钱也不用交,“受项目环评和海域使用金这两条限制,我只能搞农业用海。”

  徐文龙说,其实农业围垦也会遇到问题。围填后,作为农业用地属于国土资源部管。如果要转为建设用地,用地指标每亩至少5万。而用地指标不但需要国家计划,还要根据占补平衡政策,用一亩耕地必须补充一亩耕地。他笑着说,“最近,不是逼得浙江宁波造地都造到丽水的山顶上去了吗?”

  “而且,即使这一关也过了,要搞港口发展,还要港航部门的审批。”徐文龙告诉本刊记者,按照规定,“1万吨以上的港口要由国家审批;5000吨的港口要省里审批;3000吨的港口要市里审批。我们县只能审批500吨的港口。”

  怎么办?“我们先围了再说。”徐文龙实话实说,“如果不围,以后会越来越难。我们这种县级地方政府的项目,大部分相关手续都不全。否则,什么都别干了。”今年以来,C县所在的省政府,为了帮助各市县解决这个问题,决定每年拿出8万亩用地指标和10亿元资金专门用于海洋经济范围内的产业集结区建设。C县花费了大量精力搞出海洋经济规划,期望挤进去,最后由于一位省领导不同意而“功败垂成”。

  对此,徐文龙说自己早有心理准备,C县向海发展的决心不变,“我们陆域面积不到海域面积的一半,作为困在山地的沿海县,不发展海洋,能干什么?”现在,在县长的带领下,C县又提出了“蓝色国土绿色发展”的新思路,重新论证规划,“这一次一定打好环保概念牌。”

  据C县一份内部最新资料显示,过去30年,C县的122个岛已经变为目前的99个。

  “让大海缓口气”

  十年前,国家海洋部门做过一项研究, 2010年后,中国海洋经济就应该进入一个平稳期,不能再加速。“放慢脚步,千万不要再追求速度。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刘容子分析说,“过去20年,沿海开发的速度一直高于GDP增长的速度。进入到现阶段,不能再高了。”

  前车之鉴就是日本。其濑户内海曾经流行水俣病、汞中毒,就是因为其沿海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彻底将濑户内海变成了“灾难海”。后来花了三五十年才得以缓慢修复;同一时期,日本用了20年时间将海岸全部人工化,变成了水泥海岸,海岸线遭到严重侵蚀破坏。最后,不得不用巨大的财力物力重新修复,重新恢复自然海岸。

  方克定并不反对围填海这种海洋开发活动本身,并以深圳为例说,其早期的填海,无论是盐田港还是宝安机场,效益都很好,“经过严格论证的,该填还得填,像靠近香港的15平方公里的前海新区。但是,深圳湾已经缩小了1/3,以后就需要慎重考虑,不能再大规模围填了。”同样的问题包括胶州湾,德国人走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圆形海湾,世界少见。现在填成了不规则状,缩小了1/3。

  在他看来,围填海不能太快,要给科学家以观测研究分析的时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陷入了发展空间困境的日本,开始大规模填海造陆。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埋下了巨大隐患。自1945年到1978年,日本全国沿海滩涂减少了约390平方公里。很多靠近陆地的海域里已经没有了生物活动,海水自净能力减弱,赤潮泛滥,日本渔业遭受重大损失。

  为防止悲剧重演,现在日本围填海更多采用建设人工岛的方式。神户的港岛和六甲岛、东京湾内的扇岛以及长崎市的香烧岛,都是十分知名的人工岛。方克定特别就此提醒地方政府,即使围填,也要重视填海方式的科学化,吸取别人的教训,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中国陆海关系从陆海统筹向海陆统筹转变过程中,围填要从现在对岸线破坏较大的截湾取直式和平推式,向离岸填海的人工岛式填海转变。既不改变海岸线的形状,又增加了抗击海浪侵蚀海岸线的能力。”

  至于渔业,受访专家认为,一方面要在保护基础上稳定放缓近海捕捞,一方面还应该“走出去”发展远洋捕捞。我国远洋渔业在整个渔业中占比不到10%,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不过,1994年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地球上近36%最富饶的公海变成了沿岸国家的专属经济区,远洋捕捞成本越来越高,捕捞配额争夺更趋激烈。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多种模式组建国家力量支持的远洋捕捞船队,有序地将目前集中在近海的捕捞能力释放出去,“像支持中海油那样支持远洋渔业,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采访的最后,当本刊记者询问我国海洋的修复能力时,多位受访专家还是抱有信心,毕竟经过这些年的大声疾呼,不少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思想也正在发生转变,“只要不再用开发陆地的思维和方式与海相争,给海洋缓口气,大自然的自我修复会逐步显现出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