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疆兵团实施大面积棉花机械化采摘 缓解用工荒

2011年09月22日 16: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疆兵团实施大面积棉花机械化采摘缓解用工荒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2日电 (记者 戚亚平) 近期,新疆阿克苏地区各地频繁出现采棉工撂挑子事件,很多承包户自费从疆内和田、喀什、库车等地接来采棉工,可到了棉田,采棉工就变了卦——“吵着要涨价,要不就走人”,承包户是有苦难言。

  记者从新疆各地了解到,虽然拾花费已逼近每公斤2元人民币大关,棉农依然提供包吃住包来回路费的优厚条件,但受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和“用工荒”等因素影响,优厚的拾花价格却吸引不来拾花工,紧缺状况超往年。

  新疆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下,在天山南北,新疆兵团各植棉师团已全面进入棉花采摘期,大片白花花的棉花正急等人来摘。在新疆兵团农三师四十五团,由于拾花价格一路攀升,每公斤由原先的0.8元上涨到1.6至1.8元,且受气候影响,棉花均已到了采拾季节,但拾花工紧缺,拾花难、拾花贵却困扰着承包户。该团十七连指导员石继红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拾花价格比往年要高出近一倍,请拾花工难不说,还要管拾花工的中午饭,饭菜的质量差了也不行,加上接送拾花工的费用,承包户的拾花成本太高了。记者多方了解到,虽然各植棉师团付出了积极努力,但拾花劳力紧缺的问题仍没得到根本解决。

  记者致电新疆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劳动力管理部部长李建军获悉:目前,新疆兵团已引进拾花工近30万人。而新疆兵团6月公布的拾花工需求信息显示:2011年,新疆兵团种植棉花760万亩,计划引进拾花工40万人;拾花指导价为每公斤1.3元。对此,李建军表示:“还有一部分棉花正在逐步成熟,现在基本能保证植棉承包户对用工的需求。”

  为缓解用工荒,减轻农工手工拾花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经济负担,新疆兵团今年大面积实施棉花采摘机械化,种植机采棉350万亩,占到总播种面积的近50%;预计总产皮棉115万吨,总产将超过往年;同时,大力购进采棉机,经新疆兵团农业局农机处证实,今年大型采棉机也已增加到近千台,大大加快了棉花采摘进度,有效缓解了拾花工不足的问题。

  目前,又到了棉花采收旺季,在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垦区,百万亩机采棉全面开采,几百台大型采棉机“奋战”在棉田,节省了大批疆内外拾花季节工。同样,面对不断上涨的拾花费用,农三师四十五团今年种植机采棉3万亩,有5台采棉机参与棉花采收。据该团生产科统计,全团有500多户职工主动要求用机器采拾。不少职工表示,如果今年机采棉效果好,在高拾花价格下,明年他们也要大面积种植。记者获悉,当前,新疆兵团近千台大型采棉机正全力投入到棉花采收工作中,按10亩棉田需一名季节工计算,新疆兵团今年种植机采棉350万亩,可节约拾花季节工35万人。机采棉亩均节约成本200元,可使农工直接节约资金7亿元。

  一边是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一边是越来越难招的拾花工,在不利因素的双重夹击下,棉农纷纷将目光投向采棉机。今年新疆采棉机需求在500台左右,仅新疆兵团就需要近300台。而作为中国惟一一个大型采棉机制造商——石河子贵航农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目前下线的采棉机也只有200左右。市场缺口巨大,采棉机就出现了断货现象,而棉农的订单也就排到了明年。

  新疆兵团棉花年产量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1995年以来,棉花单产、人均棉花占有量、商品率和出口率一直居全国第一,优质的棉花资源一直是其骄傲。但由于采收环节机械化程度低,采收时节受劳力紧缺的制约,严重阻碍了棉花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基于此,新疆兵团在组织人工采摘的同时,近年来不断加大机采棉推广力度,以应对拾花工紧缺,拾花费过高的情况。截至2010年底,棉花机械采收面积达到257万亩,拥有大型采棉机700多台,经国家外专局认定成为中国最大的机械化采棉基地。

  今年初,新疆兵团提出要用3至5年时间全面实现采棉全程机械化,以提高采摘进度,降低采收成本,增强新疆兵团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大力推广机采棉,新疆兵团棉花生产机械化率逐年提高,拾花工引进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来自新疆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新疆兵团引进拾花工47.58万人,比2009年减少近10万人;2009年引进拾花工57.9万人,比2008年也减少10万人,逐年减少。

  “十一五”期间,新疆兵团平均每年吸引50余万名农民工到兵团拾花,5年共引进疆内外拾花工312.7万人,兑现拾花报酬122.22亿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方灿】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