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12万人集聚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迎接新中国62岁生日

2011年10月01日 13:4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2万人集聚天安门广场看升旗迎接新中国62岁生日
国庆花坛养护工程师王哲明 “一点懈怠便会花容失色”
白继开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清晨6时10分,万羽和平鸽腾空而起

  12万人今天广场看升旗

  今天(1日)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12万各界群众汇聚在天安门广场,庆祝新中国62岁生日的到来。6时10分,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一缕朝霞冉冉升起,万羽和平鸽腾空而起,在广场上空盘旋数周后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广场上顿时爆发出一片欢呼声……

  凌晨2时许,记者在长安街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广场东西侧路的安检入口已排起了长队。打着小旗的各大旅行社的导游跑前跑后忙个不停,中旅国强旅行社的导游岳彬已经嗓音沙哑。昨天,他从北京赶到了山东烟台,带着50名当地游客连夜乘车进京,凌晨把车停在前门就直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他们旅行社今天到广场的有8名导游,带了400名游客,其实其他各旅行社的情况都差不多,来京旅游的群众一个共同要求就是进京第一站到天安门看升旗。

  在天安门东侧路值勤的武警战士告诉记者,凌晨两点来的群众并不算早,他们一点上岗时,广场上已有了很多等待升旗仪式的群众。

  清晨4时,天安门广场上的游客已经达到了饱和,安检停止了,可涌向天安门的人流还是络绎不绝,不到20分钟,东西侧路边的铺路上已挤得水泄不通。台阶上,花坛边,所有高一点的地方都成了群众最集中抢占的地区,许多未成年的孩子在人堆里翘首张望。他们的父母只好把孩子放到肩膀上。

  离升旗仪式还有整整两个小时,广场四周黑压压的人群都静静地等待着。来自河南鹤壁市的耿斌夫妇,把10岁的女儿耿怡菲抱到了一个高台上,小姑娘站在1米多高的台上一动不动眼望着广场中心。耿斌说,这次已是第三次来天安门看升旗了。2008年、2010年的“十一”他都是自己来的,每次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都让他激动不已,每一次来北京都会感到祖国在不断强大。今天,他特意带着家人,尤其是带着10岁的女儿来看升旗,但可惜的是赶了一夜的路,也没有睡觉,到广场时还是晚了。广场中心的人已满了,我们只能在国博这边看升旗。一旁的耿怡菲安慰着爸爸,说没关系,明年“十一”我们可以早点来。

  5时30分,天安门广场外是人潮涌动,在天安门广场里等待升旗的人也是热血沸腾。照相机、摄像机、手机,所有能拍照的都已准备好了。

  6时10分,雄壮的国旗护卫队来到广场,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了广场上空。

  6时50分,升旗仪式已过去半个小时,但群众久久不愿离去,他们还在用相机记录下这幸福一刻。(记者 龙露)

    节日里奔忙的人们

  国庆花坛养护工程师王哲明 “一点懈怠便会花容失色”

  王哲明已经习惯了每个忙碌的国庆。天安门广场花坛竣工后,他和北京花木公司的工人就进入了养护的关键阶段。

  昨天下午,天安门广场已是游人如织。广场中心花坛直径50米,顶高15米,南北两侧分别布置“1949-2011”、“祝福祖国”等字样。东西两侧分别是9个巨大的花球和6个高耸的花柱,花香四溢充满节日气氛。

  记者来到停靠在英雄纪念碑旁边的指挥车上时,王哲明刚刚查验一番回来。身为北京市花木公司天卉苑花卉研究所的工程师,从1993年参与国庆摆花,到后来成为工程负责人,至今已有18个年头。

  “最担心的是突发天气变化,比如大风降温。如果只是刮风,像今天这样,水分蒸发量大,则要增加浇水的次数,如果又刮风又降温,一些娇嫩的花朵可能就扛不住了,必须及时撤换”王哲明说。

  由于天气是鲜花养护的关键因素,王工的工作其实从前一天天气预报开始。根据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安排好浇水、施肥等各项工序。“一般我们都是8点前到岗,如果天气异常,就需要7点前到岗。一天通常上下午各浇一次水。不过工作随时可能变化,比如今天晚上广场有活动,下午浇完水后所有水源井要贴上封条。”

  在一个全部由粉色凤仙组成的花球前,王哲明发现其中一株稍显枯萎,正要问花工,只见花工已经拿了一盆正准备换上。把小花盆拔出时,记者看到包裹花根部的并不是泥土,而是一种含水量很高的海绵状纤维,而且每个小花盆都连着一根滴灌水管。“这个花球不是很大,共一千多盆花,也就是里面有一千多根管子,旁边的大花球用了两千盆花,里面管子更多”王哲明指了指旁边高达三米多的橙色花球,“这些花球的施工难度很大。”

  王哲明说,因为每年撤花没有固定日期,可能会摆到10月底甚至11月初。因此他们一刻也不敢放松,一点懈怠就可能让前期精心营造的景观“花容失色”。(姚丽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