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跟随先辈后裔“重走”辛亥路(2)

2011年10月10日 17:08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海→成都→武汉:

  “你那一枪打翻了我的王朝”

  1911年7月31日,上海四川路湖北小学内,以谭人凤、宋教仁、陈其美等为首的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

  以华南为重心的武装起义屡遭失败,使同盟会上层逐步把革命重心转移中国中部。此后,宋教仁、谭人凤等奔走于沪汉之间,促成武汉革命势力的联合。

  此时,成都爆发“保路运动”,把清政府的湖北新军引向四川,为武昌起义创造绝佳时机。

  9月23日,成都,为四川都督尹昌衡故居布展的尹俊龙兄弟,向记者讲起爷爷尹昌衡支持保路运动的故事。

  1911年5月,清廷宣布将已归商办的川汉铁路收归国有,招致四川各阶层反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继而演变为保路同志军起义。清廷急调端方率领鄂军入川镇压。之后,四川军政府成立,原川督赵尔丰突然反扑,发动成都暴乱。川籍军官尹昌衡挺身而出,平定暴乱,计杀赵尔丰,重组军政府,给了辛亥革命有力的支持。

  当年9月24日,在同盟会推动下,武昌胭脂巷11号,革命团体文学社与共进会召开联会,成立起义领导机关,筹备起义。

  著名的武昌首义“第一枪”是怎样打响的?9月20日,武汉,85岁的熊辉说起父亲“熊一枪”(熊秉坤)声如洪钟。

  当年10月9日,起义筹备处因配制炸弹时爆炸而遭搜查,起义计划暴露,随后三名起义负责人遭杀害,清方四处搜捕革命党。

  10日上午,湖北新军工程八营正目、革命党总代表熊秉坤秘密召集同志商议,决定孤注一掷冒险发难,并约定以三声枪响为号。

  傍晚,熊秉坤布置完毕,又到各队营房省视。这时,值班排长陶启胜巡查,惊见革命党人金兆龙荷枪而卧,欲夺其枪。金奋起反抗,两人扭打一处。金大呼:“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旁边程正瀛开枪打伤陶启胜,击毙前来镇压的军官,全营轰动。

  熊秉坤见事已发,当即对空连鸣三枪,宣布起义开始。接着,他率领40多名敢死队员冲出营房,占领楚望台军械库。随后,各标营迅速响应,两千新军攻占督署,经一夜激战,控制武昌城。随后汉阳、汉口光复。武昌一役,“熊一枪”名声鹊起。

  武昌首义后,清廷调集兵力反扑,在武昌城外架起72门大炮。但大炮只响了25下就变成了“哑巴”。原来,是“潜伏”在清军内部的革命党人蒋作宾做了手脚。

  蒋作宾,同盟会首批会员,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提出潜伏京畿掌握军队的谋略,得到孙中山、黄兴的认可。1905年,蒋作宾回国后便打入清军内部,赢得陆军大臣荫昌的信任。1911年,他升任军衡司司长,掌握陆军军官调配晋升。

  “武昌起义爆发后,荫昌被清廷派往湖北督战,命我父亲运送辎重。我父亲故意把续运炮弹的火车排到第五十一列,也就是最后一列,由保定慢腾腾运到前线跑了十几天。”9月21日,武汉,蒋硕忠说起父亲蒋作宾的“潜伏”故事,忍俊不住,“有人报告荫昌:蒋作宾是革命党。荫昌不信,说真要这样,大清朝肯定完了。”

  清军大举反攻,湖北军政府急催在香港筹款的黄兴赴武昌主持革命大计。10月28日,黄兴抵达,军政府派人骑马举着写有“黄兴到”的大旗,在武汉三镇跑了一圈,革命军人心大振。

  此时,汉口失守,汉阳告急。在黄兴的指挥下,湖南、湖北革命军顽强抵抗,虽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守武昌,但前后血战41天,为各省独立赢得时间。当月,全国先后有14省宣布独立。

  196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末代皇帝”溥仪作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专员应邀参加。得知熊秉坤在场,溥仪给熊秉坤敬酒:“你那一枪,打翻了我的王朝,让我改造成了新人,为表达谢意,容我敬酒一杯。”熊秉坤说:“不敢当,咱们殊途同归,今天见面,都是新人了,让我们共同干杯。”

  杭州→南京→北京:

  “不夺此要塞,不要收殓我尸!”

  就在黄兴鏖战汉阳时,儿子黄一欧在上海参加了攻打江南制造局的战斗。其时,黄一欧任沪军先锋队副司令。

  1911年11月3日,上海光复。消息传到浙江,杭州沸腾,全城爆发了捣毁米店风潮。杭州光复会连夜开会,决定于11月4日夜提前发动起义。

  浙江革命党人吕公望在《辛亥革命浙江光复纪实》中,详尽记录起义过程。4日深夜12时,起义人员以左臂缠系白布为标志,以“独立”为口号,向浙江抚署衙门发起进攻。激战数小时,杭州宣告光复。此时天已大亮,城内到处飘着标有“欢迎”两字的彩旗,许多市民臂缠白布,搭建各种彩楼庆祝光复。

  至此,上海、浙江,包括江苏多个城市均已独立,但南京尚在清军手中。不尽快拿下南京,沪浙难以安稳。这时,上海都督陈其美见到前来求援的南京新军统制徐绍桢。

  原来,此前驻守南京的新军第九镇受各省新军起义影响,倾向革命,引起清两江总督张人骏戒备,他将新军派驻城外秣陵关,每人只发三颗子弹。11月8日,徐绍桢率部发动起义攻打南京,终因弹药不足败退镇江。

  陈其美召集江浙起义军领袖,决定组建江浙联军,以徐绍桢为总司令,会攻南京。黄伟明回忆说,“在南京前线,父亲收到爷爷黄兴从汉阳前线寄来的信,信上只有八字:努力杀贼!一欧爱儿。”

  11月20日,南京会战打响,首当其冲是要攻克城外炮台。24日夜,粤、浙军游击营乘舰从长江驶入,在乌龙山登陆,炮台清军起义,联军攻克乌龙山,次日再下幕府山炮台。

  11月30日,联军集中近万兵力,向紫金山天堡城发起攻击。这是南京光复之役中的最后一战,也是最为惨烈的战役。天堡城由四百清军据险把守,有炮10余门,机关枪4挺。联军久攻不下,随即组织敢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从紫金山北坡和主峰分头猛扑天堡城。激战中,镇军管带杨韵珂身中数十枪,临终之际仍高喊:“不夺此要塞,不要收殓我尸!”经过一夜激战,天堡城守敌全部被歼。12月2日,南京光复。

  “江苏、上海等地光复,对推翻满清政府起到关键作用。攻下南京之后,武汉转危为安,整个革命形势就基本稳定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马振犊说。

  1912年元旦,南京前清两江总督府内,张灯结彩,军乐悠扬。当晚10时,46岁的孙中山庄严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南京彻夜无眠。

  2月12日,北京,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书,宣布清帝退位,统治中国268年的满清王朝就此结束。这一天,民主共和在中国迈步上路。(记者 李先昭 孙巡)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